美味可口 发表于 2023-4-21 20:14:57

愤怒!走私冻肉被曝多数流向餐饮行业……

10月31日,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报道了在南京六合区大生冷链的冷库楼,有近百吨涉嫌走私的冷冻腐肉准备出库时,被执法人员现场抓个正着。那么,这些肉的主人到底是谁,这些肉要用来做什么,执法机关的进一步处理措施是什么呢?


南京近百吨走私腐臭冻肉被查

管理方:养雕饲料

对于29号晚间执法部门查获近百吨严重腐臭变质肉品的情况,30号上午,大生冷链公司表示,涉事的B603号冷库10月25日租给了一个名字叫做郭伟的人,租期一个月,租金34000元。作为管理方,他们事先并不知道这批肉品已经腐败变质,只知道有人要利用冷库做周转,肉品用来作为饲料养雕。


然而执法部门拨打电话发现,这个叫做郭伟的人根本联系不上。


这些来自巴西、丹麦、波兰等国家的鸡爪、鹅爪、猪肚等肉品,共计近百吨,而且都严重腐败变质,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也无法出具检验检疫证明,大生冷链公司方面真的不知情吗?又为何不索要这批肉品的手续呢?

知情人提供的画面显示,这批腐臭冷冻肉当初运进大生冷链公司库房的时候,是公开运输的,知情人表示,腐臭肉运进冷库的事情,大生冷链公司从装卸工到管理层都是知情的。面对记者的质疑,31日上午,南京大生冷链物流股份公司董事长陈文说:“我是29号就听我们下面人就讲了,说冷库里有臭的肉,我就追问这个事情,当时我们就通知他拉走,然后就出了查处的事情。”


根据要求,每一批进入大生冷链的冷冻肉制品,市场管理方都必须对其进货手续及台账进行检查登记。执法部门表示,大生冷链公司作为冷库出租方和具体管理方,没有尽到相关义务,已经违反相关规定。

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冷库在索证索票方面,没有履行主体义务,存在瑕疵;这批肉进来的时候,如果冷库尽到主体义务,也应该能把住这关。


市场监督部门表示,事发后,他们已经将所有涉案肉品全部运回库房,封存在大生冷链公司B603库房内,并对该公司所有冷库进行排查,没有发现类似产品。

在市场监督和公安部门介入调查,追查这批腐臭冷冻肉来源去向的同时,今天上午,金陵海关缉私人员也来到大生冷链公司,调查这批肉品是否属于走私。对多个执法部门的介入,大生冷链公司负责人承诺,将全面配合调查。

大量的走私冻肉来自哪里?又流向哪里呢?

走私冻肉成业内“潜规则”

地处重庆九龙坡区的明品福冻品交易市场,以及大渡口区的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均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的冷冻肉类、海产品、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相关数据显示,每天有数千吨冻品在这两大市场集散,运往重庆、四川、贵州等西南省份。


在明品福冻品交易市场,一家名为“金X食品”的商铺摊位上,产自国内外的冷冻肉类、水产品种类比较齐全,包括猪蹄、凤爪、牛肉等产品,分别来自巴西、俄罗斯、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你要有证的还是没证的?没证的肉更便宜。”见半月谈记者在查看摊位上的各类冻肉产品,一名店员说,“证”指的是进口报关、检验检疫等相关手续,没证的肉就是未经通关报检的走私肉。

店员说,以凤爪为例,走私货有每件12公斤和20公斤两种规格,价格是270元和460元,分别比正规渠道进口的产品低50元和80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摊位上的走私冻肉外包装只有英文标识,没有我国正规进口货物所要求的中文标识,也没有我国通关报检的凭证。

相对于走私凤爪,走私牛肉的优惠力度更大。在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X达食品”的店员给记者推荐了一款走私牛腱子肉,从产品外形观察,其与正规渠道进口的产品并无明显区别,价格是每20公斤720元,而正规渠道进口的牛腱子肉价格是每20公斤960元。

这两家大型交易市场共有上千家商户,记者随机走访的40余家商户中,90%以上的商户均销售走私冻肉,商户多是将走私货与正规货同时销售,走私货的范围涵盖鸡肉、猪肉、牛肉类产品。

走私冻肉的数量尚无法估算,但多家商户店员表示,销售走私冻肉在业内已成为“潜规则”,虽然没有正规进口手续,但价格便宜,市场供需非常旺盛。

走私货何以明目张胆在正规市场上销售?半月谈记者在两家交易市场的微信群内看到,相关部门开展例行市场检查之前,市场管理方都会提前在群内“通风报信”,商家则提前将走私货转移,或在检查当天关门歇业,以躲避监管。

例如,7月23日,记者在万吨冷冻品交易市场的“万吨客户群”中看到,市场管理方多次发布信息提醒:各位老板,明天注意一下,三无产品不摆样品。


堆放在仓库月台上的走私牛肉

走私冻肉多数流向餐饮行业

记者调查发现,交易市场的商户只是走私冻肉链条上的一环,大量走私冻肉背后,是一张遍布全国各地的供销网络。

记者看到,每晚9点以后,会有辽宁、河南、浙江等全国各地牌照的重型卡车,满载货物驶入两家大型交易市场,停靠在冷冻仓库月台前卸货,其中就包括一部分走私货。

在攀谈中,一名来自河南的杨姓卡车驾驶员说,他从事冻肉运输已经5年多,跑过全国10多个省份,运送走私冻肉是常有的事。

走私冻肉在业内又被称为“水漂货”,指的是未通过正规进口程序,直接从海上漂过来的货物。

经过多名卡车驾驶员指引,记者发现,这些走私冻肉外包装没有中文标识,没有通关报检凭证,包装箱都被一层塑料袋包裹。

多名卡车驾驶员说,“水漂货”在前期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冷链物流“断链”的现象,为防止冻肉融化后的血水污染其他货物,通常给纸箱包上一层塑料袋。

与此同时,两家交易市场上销售的走私冻肉主要流向是餐饮行业。半月谈记者以进货为由看到多家商户的销售记录,发现“水漂货”的买家多是西部地区的一些餐馆。

记者走访过程中也发现,不少餐馆老板到交易市场进货,有的甚至直接点名要“没证的肉”。面对记者的疑问,一名王姓餐馆老板的回答直截了当:“现在生意不好做,没证的肉价格便宜,能节省成本,很多业内同行都用这种肉,如果我用正规的肉,成本压力太大了。”



工作人员撕掉走私冻肉外包装上的塑料薄膜,等待客户前来运输

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冲击正规肉类企业

大量流入正规市场的走私冻肉,造成税收损失,埋下食品安全隐患,还对正规肉类企业造成冲击,形成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

进口肉类的综合税率约为25%,以牛肉为例,每吨进口牛肉价值约2万元,以此计算,每吨走私牛肉即造成约5000元的税收损失,每货柜牛肉约25吨,税收损失约12.5万元。

除了税收损失,“水漂货”还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在堆放货物的仓库月台上,记者随机打开几箱包裹“水漂货”的塑料袋发现,冻肉融化后流出的血水已浸透了包装箱,有的“水漂货”甚至来自被我国认定为不安全地区而禁止肉类进口的国家。

与此同时,走私冻肉大量流入市场,也对正规的肉类企业造成冲击。“水漂货的低成本、低售价让正规进口的产品销售惨淡。”一家正规肉类企业的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以猪蹄为例,正规进口的成本每吨约为2.3万元,而走私货成本每吨仅为1.6万元左右,售价约为每吨2万元,远低于正规进口猪蹄的成本价。

多名肉类企业负责人说,部分销售“水漂货”的企业也是不得已。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里,只销售正规渠道进口的肉很可能亏本甚至倒闭,为此,部分正规企业不得不同时销售“水漂货”。

“其他商家都卖水漂货,我去年就只卖正规货,企业入不敷出,差点倒闭,今年我们也同时卖一些‘水漂货’,企业才缓过来,上半年保持5%左右的微薄利润。”“龙X食品”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家大力打击走私犯罪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但目前来看,走私冻肉的违法成本依然较低,不足以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建议在国家的统筹指挥下,全国各地方和部门形成合力,从走私肉类的源头入手,对“走私—运输—销售—购买”的非法链条加强明察暗访,加大监管打击力度,保障市场秩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文章来源:网络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问题可咨询微信公众号!在微信搜索“食品安全与管理服务”关注本公众号,并可在“进入公众号”页面选择将本公众号置顶。更多合作洽谈可联系小编:15201503266(微信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愤怒!走私冻肉被曝多数流向餐饮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