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科技大讲堂:山楂如何才能高效生产
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解决广大农户在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问题,为林果农提供及时方便,快捷有效的技术服务。 石家庄市林业局、石家庄市林果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中心与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农村广播联合开办“ 林果科技大讲堂”节目,让林果农每天通过手机、收音机、电脑等实时了解不同时令的种植技术知识。本期《林果科技大讲堂》特别邀请平山县林业工作站郑春燕老师来给大家介绍下山楂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
如何选用良种壮苗以及后期如何通过人工干预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呢?
山楂良种壮苗应具备生长健壮、枝条粗壮、芽饱满、叶片大而厚、结果早、坐果率高、单果大、萌芽力和成枝力高的特点。后期可采用高接换优方式进行人为干预,高接换优多是在5、6年生的初结果山楂树上进行,方法是结合冬季修剪,在已结果的优良品种园内选丰产性好、无病虫害的健壮树体,采集树冠外围发育充实、芽眼饱满的营养枝做接穗,于第二年春季采用劈接、腹接和带木质部芽接法进行多头高接。
二、如何进行合理密植?
山楂具有成花容易、结果早和边长树边结果的特点。密植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高额单位面积产量,还能借助植物的群体效应,不同程度地抵御风害、冻害和减轻日灼,便于集约化管理。栽植密度要因地制宜。一般是:平地每亩栽植28~33株;山地可适当增加密度,最好是株间加密,但每亩一般最多不超过55株。
三、如何进行土肥水管理?
加强土、肥、水管理,有利于地上部的旺盛生长,是幼树速生丰产的基础。
(一)土壤管理
1.深翻熟化
栽植前已全园深翻的,当年可不再深翻。定植时挖大穴而未全园深翻的,栽植后要逐年深翻扩穴,不断增大活土层的范围,特别是土层薄、质地差的沙荒河滩地和活土层浅的山地密植园,尤其要注意逐年扩穴改土。
2.刨树盘
在早春、晚秋进行刨树盘,深度20cm左右,随刨随打碎土块,然后整平,结合刨树盘清除根孽。
(二)施肥
山楂树的施肥一般分做基肥和追肥两种。
1.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除在建园前施足基肥外,可在深翻改土时施基肥和秋季采果后结合果园深翻施基肥。最好在根系第三次生长高峰之前25~30天施入。这时枝条停长,果实采收,施入的基肥被吸收后所制造的营养物质,会提高树体营养物质的贮备水平,为花芽分化和翌年生长、开花坐果打下物质基础。
2.追肥
一般山楂园一年土壤追肥3次:第一次在萌芽后到开花前(4月上旬到5月中旬),是对秋施基肥数量少和树体养分不足的补救。第二次追肥在7月中下旬,以氮肥和磷钾肥配合使用,主要目的是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生长。第三次追肥也叫秋季追肥,从8月中旬到果实采收前,增施氮、磷、钾肥料,并结合灌水,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促进叶片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积累贮藏营养物质,增加果实单果重,并创造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提高翌年坐果率的营养条件。
(三)灌水
山楂树的生长发育在一年中有3个需水关键期。萌芽开花前,是第一次需水高峰时期。据调查,花前灌水,花朵坐果率相比不灌水提高42.4%。第二个需水高峰期是落花到生理落果期,这次结合追肥灌水,对减少落花落果有显著效果。第三个需水高峰期是果实着色后到采收前,在果实最后一次生长高峰前灌水,对加速果实膨大作用明显。此外,每次施肥后均应及时灌水,入冬浇冻水,夏季则根据降雨情况确定灌水或排水。
四、如何进行整形修剪?
根据其自然特点,树形多采用疏散分层形、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
1.疏散分层形
干高40~60cm,树高4m左右,主枝5~6个,分三层排列,第一层3个,第二层与第三层相距60~80cm。每一主枝配备2~3个侧枝。第一侧枝距中心干50~60cm,距第二侧枝30~40cm。侧枝的角度大于主枝。在各级骨干枝上配备大小不等的结果枝组,背上宜小,两侧宜大。
2.自然开心形与自然圆头形
树高3~3.5m,干高30~40cm,开心形主枝3~4个,圆头形主枝4~6个,错落排开。在主枝侧方培养侧枝,基部侧枝应大力培养,使其尽量向外伸展,树冠中心仍保持空虚。树形主枝结合牢固,树冠开心,侧面分层,进入结果期早,结果面积大。
编辑:夏天
责编:关力
监制:张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
点亮“在看”,快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