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为媒 文创“出圈” 千年铜都融合开新景
铜陵,一座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的城市,当地特有的文旅资源缓缓从历史及山水间走出,招徕着众多游人到此赏玩。去西湖湿地观郁金香花海,偶遇明媚春光;去永泉旅游度假区泡温泉,品江南美食;去大通古镇,走过澜溪老街,追寻当年的繁华……这里有多种游玩体验,你总能找到一种属于你的旅游方式。
用好绿色资源,念活“山水经”
位于义安区的凤凰山形胜凤凰,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铜陵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其前身是一个矿区,在山下,有象征青年爱情的“皖江绝景相思树”、“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滴水崖、金牛洞古采矿遗址、凤凰落脚石等景点。
沿着蜿蜒曲折的小溪前行,就能看到两旁大片大片的牡丹园。牡丹是铜陵的市花,凤凰山景区内,栽植包括凤丹在内的200余个品种的牡丹。“到了4月份,牡丹花次第开放,那是凤凰山景区最美的时候。”义安区文旅局副局长鲍文龙说。
想亲近大自然,位于枞阳县的浮山风景区也是好去处。濒临白荡湖畔,三面环水,形成了“山浮水面水浮山”的奇观,由此得名。景区以火山岩洞和摩崖石刻为特色,并与河湖风光相辉映。此外,浮山还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沉睡亿年的白垩纪早期古火山。独特的火山奇观“世界罕见,亚洲唯一”,36岩72洞,奇峰、怪石、巉岩、幽洞,美不胜收。
“我们不仅有大通古镇、浮山景区、西湖湿地公园等一批叫得响的景点,还打造出了滨江书屋、犁桥村、‘漂亮的房子’等一批网红打卡点和龙潭肖村、凤凰山村等一批特色主题村。”铜陵市文旅局局长李文庆告诉记者。
沉淀历史底蕴,打出“文创牌”
铜官山铜矿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缩影与见证,有着非常厚重的文化遗存。位于铜官区和平支路9号的“铜官山?1978”文创园,改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铜陵矿工居民遗址,还原当年铜矿工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将这些满载历史沧桑的矿工生活遗存,转化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留存记忆与情怀。
红砖房、柴火灶、大众浴室、广播站……熟悉的生活气息,让人仿佛回到过去,当年采矿工人的生活画面浮现在眼前。园区主要分为矿工主题文化展区、特色文化商业街区、城市创意文化会客厅三大功能区,矿工主题文化展区是园区的核心项目,生动地展示了矿工生活的变化,也侧面反映了城市的发展。
山水为媒,文化为韵。近年来,铜陵市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构建“一核、五带、六组团”旅游产业空间新格局,依托区域旅游资源特色,加大项目建设和品牌谋划,推动旅游业产品供给体系持续丰富。目前,铜陵市规划的5条旅游风景道正加快建设,将串联起众多景区景点和乡村。
今年,铜陵市将围绕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长三角特色休闲旅游聚集区、铜文化研学旅游引领区目标,推动实施景区品质提升工程、特色旅游住宿构建工程、铜都本味美食打造工程、旅游购物商品健全工程、旅游娱乐体验创新工程,不断彰显“铜冠天下、精彩铜陵”旅游形象品牌。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市场星报,版权归属原作者】编辑:汪雨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