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胎后大女儿抑郁自残,患双相情感障碍,家庭氛围陷落低谷
近日,某社交媒体上的一段日记引爆了网络。一位四十三岁的妈妈陆续写出超八万字的日记。其中对孩子的无可奈何,对家庭的悲观以及对生活的无力,情绪渲染的非常浓烈,让人不由自主的带入其中。据这位妈妈的日记可知,有一个患有心理问题的大女儿,在幼年时便已有情绪不能自控的征兆。事情的拐点在大女儿十三岁时,在大女儿的反对下父母开始备孕二胎的计划,虽然后来大女儿勉强同意,但是表示只要妹妹。
后来孩子出生后,果然是一名女孩。二女儿出生后的半年里,由于夫妻双方忙碌,为了兼顾生活孩子经常性的日夜颠倒,夫妻双方之间也经常吵架。由于事情已经忙不过来,这半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管过大女儿的事情,只有在大女儿哭闹时候才会引起父母的注意。
此后,小女儿的成长也不顺利,会被姐姐故意绊倒、酒精喷射、皮筋击打,并且在父母阻止时会哭诉自己的委屈,并且大女儿说到:如果没有妹妹,就不会有她所受的委屈,要把伤害转嫁到妹妹身上。
此后妈妈更加注意孩子双方的情绪,担心会让大女儿感觉自己遭受不平等对待。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大女儿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从抑郁转向了双向情感障碍。而父亲原本对大女儿的情感冷漠,此时对于女儿愈发失去了耐心,在一天下午对女儿进行了殴打。
此事发生后,后来在女儿的要求下,夫妻双方选择了假离婚。但在离婚后,大女儿要求越来越多,稍不如意便用自杀来威胁,让这位妈妈每天生活在极大的压力中。在日记中,这位妈妈坦言可能是自己的二胎决定导致大女儿陷入抑郁症。她写道:“如果当时不要小的,大的也许就不会生病。”但她也意识到后悔是最无用的一件事,现在她只能尽力让大女儿恢复健康。
这篇日记被公布后,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九州金榜的李文菊老师对此表示:青少年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在经历身体和心理的快速变化,需要家长的关注和引导。但是,有些家长可能因为忙碌、文化差异或者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而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关心和支持。这样的孩子很可能会患上情感障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情感障碍是指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动力、失眠、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情感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但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1、 出现情感障碍症状,家长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首先,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开放、坦诚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并尽可能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情感表达。其次,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放松训练等。最后,家长应该支持孩子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并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治疗过程。
2、 家长还应该注意自己的情感状态
如果家长自己也存在情感障碍,他们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因此,家长应该寻求专业帮助,解决自己的情感问题,以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情感健康。
总之,情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孩子出现情感障碍的症状,家长应该及时关注并寻求专业帮助。家长的关心和支持对孩子的情感健康至关重要,只有家长的关注和支持才能帮助孩子度过情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