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可口 发表于 2023-6-11 07:56:25

曾晖:关键时刻总放弃的“餐饮网红” 人物




用网红来形容自己,曾晖是拒绝的,并且带着奇怪:“为什么大家想到有间虾铺和我都会想到网红?

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就觉得你的店和你这个人一出现就很红啊!”

其实是仿佛找不到更好的词。

曾晖拒绝的原因是觉得网红不是一个什么好的词:网红是有生命周期的,红得快,过气得也快。而自己只是想好好做这一份热爱的事业,甚至“并不想红得那么快”。

1

一年之间

眼前这个很红的曾晖熟悉而又陌生。

2016年5月8日,我们第一次见面,第一次见面是因为他的餐饮品牌有间虾铺开业。那个时候他身穿灰色针织上衣和咖色麻质裤子,很深的双眼皮,头发挑染了几缕白色,在烟火气息十足的餐饮店里还是一股品牌策划人的艺术气息。

他在比较急促地跟我谈理想,眼睛里是一个跨界转型人无限的憧憬和闯劲。

2017年9月14,我们第二次见面,在他的办公室里。这个时候他的发色已经回归到了中规中矩的黑色,穿着也是已经成为标配的一身黑:黑衬衣黑西裤黑皮鞋,同时脸上也多了一点黑——眼睛底下有了比较深的黑眼圈。

他的语气平缓了很多,他不再谈理想,所有的一切都和现实相关,眼神却更加平和坚定。


你会惊讶一年时间对一个人的改变。

于很多人来说一年只是将所做的事情再延长一年。而于曾晖来说,他在全国多了20多个分店、多了2个餐饮品牌、多了两个公司、多了10来场演讲,每一项都做得还算不错。他的店面和他的人也因此瞬间成为行业现象级的“网红”。

但是熟悉他的人会知道,这一切都是自然会发生的事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事实上都有着红的必然。

曾晖曾于2016年5月在自己朋友圈分享过百度最年轻副总裁李叫兽的一篇文章:《为什么你有十年经验,但成不了专家?》,称自己在十年前就懂得了这个道理:重复和积累的差别。这也正是他做一些事情能够成功的秘密。

他举了一个例子,为了训练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每天写一段话发表在相关平台上,从以前的毫无写作能力到现在清晰表达观点已经不成任何问题。

这样最终在时间上的呈现就是在同样的时间里,走过了别人的双倍或者多倍的距离。这也是这个才30出头的80后,看起来也很年轻的餐饮创业人,思维方式、举止言行却总被认为是40岁人的原因。

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不喜欢网红这个词的原因了,他认为现在急于求成的年轻人把网红这个词贬义了。或许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网红,他甚至总是在关键时刻放弃红的机会。

2

做了一个残忍的决定

时间指向2015年3月,已经做品牌策划9年的曾晖想休息一下了,他休息的方式是拿起了笔。

于是“曾晖策餐饮”自媒体诞生了。

他开始写稿分析餐饮行业。从2015年3月至7月四个月的时间,他总共写了10篇文章,在现在追求日更的自媒体人看来,这个数字简直是不能看。但是有人是小米加步枪,有人是大炮加坦克,曾晖这10篇文章一经写出却篇篇都是炸弹,直接震撼了湖南乃至全国的餐饮市场的江湖。

他写的《外婆家的七宗罪》引得当日如日中天的外婆家启动了危机公关,外婆家的老板吴国平亲自找他聊天;他写的《水货》引起了水货老板请他喝茶聊天,因为他的文章只是基于客观事实,老板也只是很欣赏地和他聊聊天;他写的《商场店是天堂还是地狱?》因为涉及到了房地产行业,引得房地产媒体疯狂转载……


为什么以前从不与写作沾边、也没有媒体人的背景,凭借这10篇稿子能达到这个效果?

事实上曾晖凭借的是近十年的经验在打基础。

他已经做策划多年,策划了长沙的相约回家吃饭、爷爷的土钵菜等众多餐饮品牌,对全国餐饮市场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而下苦功是文章客观的保证,为了写作这样一篇文章,他需要大量的调查取证,反复修改,不断打磨,光是外婆家的四宗罪就写作了20多个版本,每个晚上熬夜到凌晨。

也正是这十来篇文章使得曾晖迅速被业类认识,餐饮业知名媒体餐饮内参、红餐网等都邀请他做特约主笔,众多知名平台也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市场上缺这种人。

但是他把笔放下了,放弃了中国最早可成为餐饮网红、写作大V坐拥众多粉丝指点餐饮的机会。很多人都觉得可惜了:“曾晖你不继续写这一行真的是损失”。

继续写下去是可以遇见自己的未来,但是曾晖说他一直寻找的是一种不安全感,只有不安全感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3

“必须下水游一次”

这种不安全感是什么?在他当时看来,是必须下水游一次。

他说自己喜欢的教练是前国乒总教练刘国梁那种:运动员出身,再做教练。这样才能深刻地将行业实战经验和理论相结合。现在自己有了餐饮品牌策划的经验,有了写作分析能力,未来的路要想有更高的成就,就该下水游一次。

于是有间虾铺诞生了。

有间虾铺一诞生就溅起了湖南餐饮溅起的浪花。不同于其他餐饮店先开店再公司化运营,他的店一开始就走公司标准化运营,品牌化推广,以至于在全国复制速度非常迅速,更难得的是在全国十几个城市都生意火爆,大家心甘情愿排队一个多小时就是为了尝一口“大锅油焖虾”,试想短短一年内,一年卖出近千万只虾是什么概念?

接着苗小串诞生了。在当时政府修路,围墙阻隔非常不找店面的时候,第一个月不到三十万,第二个月就突破八十万的成绩,这完全又是建立在一个营销策划人的功底上。

如果说有间虾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战能力,那么苗小串已经是寄托着一个餐饮人的理想了:自己是湘西人,湖南还没有叫得响的烧烤品牌,将湘西的烤串推向湖南推向全国,是一个湘西人的心愿与使命。

当然回过头,这一趟下水也没有那么容易。这一年找寻食材、调制酱料、进行店面选址、处理店面纠纷等经历的各种场景,使得他在讲话时都能不自觉得哽咽。

正是这种实战经历让自己对餐饮行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畏,他认为餐饮就像一个湖,湖面永远风平浪静,湖底的惊涛海浪是不跳水无法想象的,“但是跳下去是对的”。

但是在很多人认为这个餐饮老板会有更多的分店更多的品牌的时候,他又转身了。

“中国有近百万个的餐饮老板,不缺我一个。” 曾晖说。

在餐饮行业的成功使他获邀参加了很多全国性的论坛,很多人不远千里来找他咨询,因为像他这种拥有丰富的跨界经验和多重身份,能够将餐饮全产业链打通的人并不多。


所以,他再次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归品牌咨询行业,做个真正专业的品牌教练,将品牌心得制作成课程传授给更多餐饮从业者。

于是一家新的公司“食干家餐饮品牌咨询机构”启动了。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和餐饮相关的。这一切背后的支撑,也都是和热爱有关的。那个8岁在厨房第一次做出一碗蛋炒饭的男孩不会想到自己的今天会在哪里,靠什么饭。而现在这个33岁的大男孩也不知道未来会在哪里,吃着什么饭。

但是热爱会指引方向。

《年轻人》对话曾晖,以下简称 Y&Z


Y:你这么折腾,会不会让人感觉你太浮躁?

Z:餐饮是我这辈子最热爱的事,品牌是我最擅长做得事,其实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两件事,这个维度里面,我需要更多经历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Y:你现在对吃是一种什么心理?你都吃过哪些地方了?

Z:中国有句话:食色性也,中国的饮食真的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带着敬畏和热爱。我除了西藏、新疆、内蒙古没有去过,其他的省份都吃过了。我会用自己的味觉去证明一个店有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吃,哈哈

Y: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你走进一个餐饮店会关注的是什么?

Z:我最常做的事就是控制自己把焦点放在美食的体验上,可结果常常还是职业病太重,设计、服务、环境、菜品、价格和营销都会关注,品牌建设是个系统工程。

Y:讲一个你难忘的吃东西的经历。

Z:在创办有间虾铺以前,我是不吃小龙虾的,然后一年吃了快一吨,三个月胖了十斤,有段时间看龙虾就秒饱。

Y:你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

Z:去每个城市能够吃最地道的菜,美食是了解一个城市文化很重要的载体。

Y:年轻人都有一个开咖啡店或者奶茶店的梦想,你对此有何建议?

Z:如果你有足够为情怀买单的条件,那没啥说的。如果还没有,那就先去找家餐企工作两年再说。咖啡厅和奶茶店是餐饮死亡率最高的品类,没有之一。

Y:给《年轻人》读者推荐基本餐饮方面的书籍。

Z:初学者可以看看《从零开始做餐饮》,老选手可以看看《巴奴的产品主义》。分别是餐饮业两家媒体最近写的,还不错。

Y:给《年轻人》读者推荐几道来长沙必吃的菜。

Z:早上吃碗长沙周记米粉,中午点份德天顺盖码饭,晚餐来一锅有间虾铺的大锅油焖虾,夜宵再来一手苗小串的湘西小串烧烤。哈哈,这样就完美了。

责任编辑/小鹿快跑 校对审稿/龙璐



快来为你喜欢的社团投上一票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曾晖:关键时刻总放弃的“餐饮网红”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