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开私享课!南方酒香节首场名酒品鉴会启幕
助力酒业消费复苏!2020南方酒香节暨湾区云酒展在行动。9月8日,由中国酒类流通行业协会、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指导,南方都市报与京东联合主办的2020南方酒香节暨湾区云酒展拉开帷幕,首场浓香名酒品鉴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白酒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高级酿酒师张水祐,中国白酒首席品酒师、连续4姐别白酒评委、高级工程师郭波,中国白酒工艺大师、白酒评委、广东酒类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何松贵出席品鉴会,并做现场指导。20位来自媒体、教育、销售等多个行业的民间品鉴官不仅品到了五粮液、梦之蓝、水井坊等20多款名酒,还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浓香型白酒的科普私享盛宴。
权威专家开课 干货十足
品鉴活动正式开始前,白酒专家张水祐就给现场的民间品鉴官上了一堂白酒品鉴私享课。
白酒专家张水祐在分享白酒品鉴经验
据张水祐介绍,感官品评是国内外用以鉴别食品内在质量的重要手段,这是分析仪器所替代不了的,它具有快速而又准确的特点。目前国内普遍采用色、香、味、格四个纬度来评价白酒的品质,但考虑到民间品鉴官的品评能力,此次浓香品鉴,专家组综合考虑后,选取了色、香、味三个纬度展开大众品评。
浓香型白酒,在窖泥中丰富微生物的作用,发酵产生的酯类香味物质丰富,所以酒的香气馥郁。
据悉,白酒风格的形成,原料是前提,酒曲是基础,工艺是关键,同时与地理环境有一定关系,目前国内的浓香型白酒分别形成了川派和江淮流派。前者香气浓郁,体现窖香浓郁、突出,且浓中带陈的特点,后者又以口味纯、甜、净、爽为特点。
据张水祐介绍,品评浓香白酒的“色”,要看有无浑浊、悬浮物、沉淀物等问题。“香”这一指标,要看香气是否典型、浓淡,协调性和浓郁程度,舒适、优雅等。如:外添加的己酸乙酯等香精、香料的酒,香大于味,酒体显单薄,入口后香和味很快消失,香味短,自然感差。香精纯度差、添加比例不当,严重影响酒质,给人一种厌恶感。
而从“味”这个要素看,绵甜是优质浓香型白酒的主要特点,体现为甜得自然舒畅、酒体醇厚,稍差的酒不是绵甜,只是醇甜或甜味不突出,酒体显单薄、味短、陈味不够,后味的长短、干净程度等是区分酒质的差异。平淡、淡薄,有其他异味, 香味不协调是缺点。
此外,张水祐还提醒民间品鉴官,浓香型白酒易出现泥臭味,这与新窖泥和工艺操作不当有关,泥味、异杂味和香味协调程度等会严重影响酒质。
志趣相投 现场互动满满
本次浓香专场名酒品鉴会共有20款酒参与,共分5轮品评,每一轮品评,专家都会给出专业意见。
与会的民间品鉴官则纷纷就品鉴环节遇到的问题,以及日常消费遇到的名酒真假鉴别问题,向专家提问。
郭波、何松贵两位专家均逐一给出了解答,并与大家热情互动。南都记者看到,在品鉴中,多名民间品鉴官也就自己的品鉴心得、体会及疑问,向在场专家进行咨询,并得到了专家进行解答。有品鉴官还提到关于如何鉴别真酒及假酒等问题,张水祐等专家表示,除了按照正常的辨别真伪途径进行分辨外,建议“应该把两者对比着来喝”。另外,也有品酒人认为,通过品饮后,未来对白酒选购“将有定向的偏好”。
民间品鉴官正对每轮盲评的酒进行品评、交流及打分
对于品鉴和白酒文化推广之间的关系与意义,张水祐向南都记者表示,民间品酒和品鉴,是对白酒一个很好的了解和理解过程,“通过品鉴的方式,消费者可以领略到白酒的文化、特点及风味等,对于以后的白酒消费提供了一定的选择及参考”。
垂直聚焦 助力消费复苏
在大众的认识中,白酒更多留下的是“酒精度数高”、“感觉辛辣”等相关印象,但实际上,白酒品类中还是存在很多风味及特点。
本次品鉴会,广东省酒协专家还向与会品监管各香型白酒的相互关系、各香型白酒的形成要素做了科普。据现场专家介绍,中国白酒的香型是比较多的,由于各地产区、环境气候及传统工艺等方面差异,目前主要分为12种香型,其中较为普遍的为浓香、酱香、清香和米香(1979年时定下的四种香型),“当然,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目前还出现了兼香、凤香以及豉香等多种香型”。
据悉,2020南方酒香节暨湾区云酒展首场浓香名酒品鉴会的品评结果随后将在南都app的南都酒闻上公布。第二场名酒品鉴会随后即将在本周展开。而第三场名酒品鉴会则将在9月18日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都市报联合京东主办的首个湾区云酒展也将随后于9月19日正式开展。届时,还有一大波优惠将来袭。
本轮线下品评所喝的白酒
统筹:南都记者 马建忠
采写:南都记者 马建忠 贝贝
主持:南都记者 杨丽云
摄影:南都记者 吴泽嘉 实习生 林坚生 梁芷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