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4个母婴室建成投用宝妈公共场所哺乳不再尴尬
对于许多宝爸宝妈们来说带娃出门最麻烦的大概就是喂奶、换尿片了
尤其是处于哺乳期的宝妈
很多时候
会面临尴尬的局面
近几年
一些公共场所陆续设置了母婴室
缓解了许多哺乳期妈妈的外出“尴尬”
目前我市建成投用的母婴室共14个
今年将计划再建3个
医院、车站、市民之家等公共场所已建母婴室
目前,我市人流量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诸如市人民医院、长途汽车站和市民之家等多地已设置母婴室。
走进市人民医院母乳喂养室,映入眼帘的是粉色墙壁和窗帘,里面不仅有哺乳用的沙发、洗手台、尿不湿更换台等,还有饮水设备、空调等,方便妈妈们在此哺乳。
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10月份,市人民医院母乳喂养室正式建成投用,总面积约22平方米。“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8点至下午5点半。”该工作人员说,“为了提高母乳喂养室的使用率,我们在门诊大厅安排了引导员,看到有需要的宝妈会告知她们。有时候在医院等的时间久了,孕妈和宝妈还可以在里面休息。”
在市民之家便民服务中心外侧的墙壁上,可以看到明显的红色“母婴室”标志。走进母婴室,靠窗的位置摆放了一张单人床和一张上下铺婴儿床,上面铺着粉色的床垫和被子,还有竹制坐椅,茶几上贴心地放着便民服务盒。此外,空调、饮水机、书架、充电插座等一应俱全。
富士康的“妈咪小屋”里面不仅有婴儿床、躺椅、饮水机等,还有一些孕妈、宝妈可以读的书籍和孕期体重秤。此外,厂区还为孕妈提供了爱心就餐区。富士康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工作期间部分员工需要在单位就餐,考虑到准妈妈的需求,我们专门设置了爱心就餐区。就餐区的桌椅板凳可以移动,方便孕妈就餐。”
困境:公共场所母婴室未被充分利用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母婴室14个。其中,市民之家便民服务中心、市人民医院、富士康、王屋山风景区等地的母婴室已成为我市的示范性品牌。
市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科工作人员告诉济源晨报记者,虽然我市已设置多个母婴室,但知晓的市民却很少。该工作人员表示:“为了提升母婴室的知晓率,我们会要求已建立母婴室的单位张贴指示牌。”
市民之家便民服务中心母婴室负责人李焕娟介绍,为了让市民知道市民之家有母婴室,工作人员在市民之家显眼的位置张贴了指示牌。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遇到给孩子喂奶的宝妈,也会上前提醒。“现在基本上每天会有10来个宝妈在这里给孩子喂奶。”李焕娟说,“为了吸引更多宝妈到母婴室给孩子喂奶,我们准备再购买一些纸尿片、尿布更换台和玩具,给她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温馨的哺乳环境。”
规范:母婴室建设有了新标准
2018年4月,市卫计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局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标准、职责,为加快母婴室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方案指出,经常有母婴逗留且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过1万人的医院、商业中心、公共文化场馆、商务楼宇、工业园区、4A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都应该建立使用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的独立母婴室。如今,我市生二胎的市民不在少数,建立设施完善的母婴室成为一些公共场所的标配。
那么,母婴室是否有统一的标准呢?市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科负责人介绍,目前母婴室设施配置没有统一标准,只有推荐标准。建设面积一般不低于10平方米、防滑地面、带安全扣的婴儿尿布台、提供热水和洗手液的洗手台、婴儿床、便于哺乳休息的坐椅、便于放置哺乳有关用品的桌子、电源插座、垃圾桶、保护哺乳私密性的可上锁的门、帘子遮挡设备等。舒适配置则包括恒温空调、尿不湿自动销售机、呼叫设备等。
目标: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工作
市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科负责人介绍,此前,他们对医院、商场、广场和景区开展了“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配置”调查问卷活动。“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2份。”该负责人介绍,统计结果显示,我市母婴室需求最多的公共场所是医院、大型商场、广场和景区,分别为100%、98.3%、96.6%和96.1%。
“今年我市计划新建3个母婴室,并呼吁各公共场所也加入到建设母婴室的队伍中。争取2020年底,所有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基本建成标准化母婴设施。”市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科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公共场所监督检查。对应设置母婴设施而没有设置的,要明确到责任主管单位和责任人,按照推荐标准,加快母婴室的配置工作。并对已建成但设施简单陈旧或建设不达标的母婴室,明确到责任主管单位和责任人予以改造完善。”市卫计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科负责人说,还要建立健全母婴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加强对母婴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母婴设施整洁卫生、功能正常,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工作。
来源:济源晨报
盘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