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清明| 唯有美食和踏春不可辜负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冬至过后的第108天,仲春与暮春之交,我们迎来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清明。
事实上,清明节最初仅是指一种普通节气,并没有扫墓祭祖的文化内涵。之所以发展成为一个节日,不得不提及我国古代的第一大祭日——寒食节。相传是晋文公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而立,在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禁烟火,只吃冷食。
作为一个任何节日都能引发“吃”文化的神奇国度,我国不同地区针对寒食节这一特定时令,创造了许多“季节限定”的美食。今天,小妍就要与你聊一聊——寒食节,我国各地舌尖上的美食。
一
南方:紧密团结在以青团为首的糯米阵营当中
江南系:青团
青团应当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清明美食。江南一带自古就有在寒食节吃青团的习俗。
青团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的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的团子。团子的馅料一般是红豆沙,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经过这简单的几个步骤,江南地区最传统的时令食物青团就做好了。
近年来,随着大众口味越来越多元化,逐渐出现了蛋黄肉松、榴莲馅等“网红口味”的青团,尤以去年被报道,在上海需排队三小时购买的杏花楼、沈大成和王家沙几家的青团最为出名。
当然,在南京,大家也可以在莲湖、许阿姨、永和园、绿柳居、舌尖上的青团、和善园等“网红糕团店”买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青团。
小妍以为,口味是其次,重要的是青团体现出的江南人清明的一种情怀。
江南、江西系:清明果
清明果其实和青团类似,有人说二者是同一种食物,只是在各地叫法不同;也有人认为,清明果和青团不一样,因为清明果多为饺子型,青团则基本为圆形;清明果的馅多为五香干、笋干等,是咸的;而青团的馅多为豆沙,是甜的。
在小妍眼里,清明果就是青团的表亲。
福建系: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青团远方表亲2号)
福建系:暖菇包
暖菇,是一种学名鼠曲草的植物。而暖菇包,则是福建泰宁的特色小吃。
清明节前,农村家家户户采暖菇、做暖菇包,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
暖菇包的皮,由暖菇掺和米浆制作成。馅料分甜咸,菜馅通常是由腊肉、春笋、香菇等混炒组成;甜馅则是以红米豆、红糖为主。在形状上,菜馅做成长形,甜馅的做成圆形,以便区分。(青团远方表亲3号)
福建系:润饼
“润饼”又称“薄饼”,是闽南泉州一带的清明小吃。
润饼的饼皮薄而柔软,包裹着鲜美可口的馅料味道极其鲜嫩香润。
主要原料有:春笋丝、胡萝卜丝、豆干、海蛎煎、韭黄、绿豆芽、香菇、酥海苔、猪腿肉、虾仁、蛋皮丝等食材,切成细丝后炒香再放入海苔、香菜、花生酥,用薄如蝉翼的熟面皮将各种食材包裹成枕头状,一口咬下去酸甜辣咸鲜,百味俱全,营养丰富。
二
北方:我就是爱面食,别让我停下来
山西:子推馍
作为寒食节的发源地,山西清明节的传统美食是子推馍,又称老馍馍,形似古代武将的头盔。
子推馍里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不同的人吃的子推馍还不一样,男性吃圆形的“子推馍”,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吃,也最受孩子们喜欢。
山东:大葱、蛋饼、鸡蛋
清明节,北方尤其是山东的许多地区都会吃鸡蛋,寓意是吃了清明的囫囵鸡蛋,一年就不会头痛,保佑平安。
此外,青岛许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
西北/全国:馓子
“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古时叫“寒具”,一口咬下去嘎嘣脆,根本停不下来。在少数民族地区,清明节期间常吃撒子,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南北方的馓子略有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而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北方:饺子
北方的清明节美食看似不多,但从“人民日报”微博里清明节美食征集的评论可见,北方的同学从不担心过节吃什么这个问题,他们表示在任何节日,北方人都可以吃饺子。(请问北方同学是这样吗?在线等,挺急的)
“
以上的清明美食,你都吃过几个?
在你的家乡有什么不一样的寒食节食物和习俗?
快来留言区互动,与我们分享你的家乡美食故事。
”
南大研会
资料|来自网络
文|张竞珂
图|来自网络
责编|吴帆 孙尧光 王一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