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23 回复 0

西方哲学没落了,儒家的情感哲学要强势崛起?

[复制链接]

4953

主题

1099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6574
发表于 2023-10-2 10:39:1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最新的全球哲学大会之后,普遍认为一直被誉为常青哲学的西方主流哲学开始倍显疲态,逐渐式微,而中国儒家的哲学却愈来愈彰显活力,走在时代的前端。尤其是儒家的生活哲学和情感哲学,似乎正成为当时世界的发力点。具体如何呢?一起来了解下。


1,中国哲学走向世界

中国哲学愈来愈开放,正在逐渐走向世界。儒家的情感哲学在切实的走着一条生活的创造之路,儒家所关心的“情”隶属人本主义,不离生活,而生活本身又是由情感和理性统一的。所以,回归到人类的最初的认识本源,儒家哲学做到了人性中欲望与理性的交融合一。而西方哲学传统中以逻格斯主义为中心的思想已经愈来愈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显现出了前行的动力不足和跟进的掣肘。


2,孔子的“仁”与“人”

儒家的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表现于“仁”,在孔子那里,这有两个历史源头,一个是周公的礼制,另一个是敬天畏神的信仰。孔子希望“人者仁也”,每个人在做事都以“仁”而行。而这种“仁”是情理合一的,其结构的基础不是单纯的本能欲望,而是一种自然而然、向善而生的深层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连接,而且这种情感是被社会化的,它通过人文教化孕育而成,并不像西方那样总是依赖于天国或上帝。


3,正确理解孔子的“仁”

孔子所提倡的“仁”不是禅宗式的神秘体验,而是一种道德上的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精神体验。孔子认为,克己复礼,复归于仁。仁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感受和体验到的,不像西方哲学所追寻的理念、天国与物自体那样,遥不可及,无从把握。仁来自于人自己,无须外求于纯粹理念,这是儒家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大区别之一,也是儒学的大智慧所在。

孔子说:“仁道不远,行之即是。”就是教导我们,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欲望、需求和自我的行为完全一致时,仁就会自然的出现。它的前提是“性相近,习相远”。在孔子那里,因为人有情感,所以都能获得通感而近似的仁爱或仁义之心。


4,孟子对儒家的传承

从“欲仁”到“成仁”,这是相伴我们一生的践行过程。在这方面,孔子最好学的弟子颜回也只是做到了“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从十五岁“志于学”到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皆要求达仁而成己,此乃一生要求自己做到的人生理想。儒家认为人生不是理性化、甚至机械化的干瘪推进,而是情理交融的体验过程,光有“情”不行,只有“理”,更不行。西方的理性社会已经让人丧失了太多的本真和激情,因此叔本华、尼采才会全力反抗。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既然人自己可以得仁,那就可自求就无须他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把儒家的精华和优秀传统发扬光大了不少,他的哲学更加贴近人性和生活本身,不仅务实而且极具人性化。由此,儒家将“生活之道”演绎得更加地生动活泼而不离人间。

5,孟子的四端说和性善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孟子提出的四端说。这四个人生处事情境中,其实每个都包蕴了潜在的理性原则,但其结构的内在构成却各有差异。恻隐之心当中的情的要素更重,羞恶则次之,辞让更次之,是非最末;反过来说,是非之心当中理的要素更重,辞让则次之,羞恶更次之,恻隐最末。孟子通过这些,告诉我们仁、义、礼、智这四端是有差异的,仁偏于情,智重于理,义更近于仁,而礼更近于智。同情心是人类道德的终极来源,而西方情感主义伦理学的中心思想也是这样说的,二者有不谋而合之处。

由于孟子将人的情感视为积极的,所以他才认为人性善。在孟子那里,性善说显示不是凭空而起,而是把人的这几种情感转化为了积极的道德动力,将恻隐或同情视为本源化的情感根基,由此奠定了人类共通的儒家人性论基石。

恻隐、羞恶、辞让与是非之心是什么关系呢?这四者并不是平行对等的,从恻隐、羞恶、辞让再到是非之心大致有个推进和深化的过程。恻隐之心是直接而即刻发自内心的,看到孱弱的孺子将要落井便“自觉”而发,并不是要做样子给乡党朋友们看。羞恶之心则是怕被外人看而产生的,“恶其声而然也”,抑或为别人感到羞耻而滋生,会受到外界或他人的制约。辞让之心更来自人与外人之间的关联,并期待 “ 我对他者 ” 与 “ 他者对我 ” 的交互规定:我让给你,你也让给我。发展到是非之心的最高阶段,尽管道德判断出场了,但理性上的知对错与情感上的爱恨否几乎同时生成,情理仍是交融的,而且还超越了自我与他者的界限达到“自觉”状态。

整体观之,四端的顺序从恻隐之心开始、经由羞恶与辞让之心,最后达及是非之心。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发现了人类情感发展的这种递进顺序,真可谓大智慧也。


结语——

在儒家那里,“情”在人性结构中扮演的角色是始终如一,它既是开始又是结束。所谓“道始于情”,这是人性结构的根基所本,是人类普遍源发的情状,也是人类根基共有的情感所在。所谓“道止于情”,是人性结构的最终境界追求,无论是开始的用情,到中间的理性,再到最后的至情至专,“情”都是人类所无可回避的本真存在。我们来自于情,最后仍要归于情。从现代哲学角度看,这是一种人与宇宙和谐共振并包蕴了共通情感的“审美形而上学”。

此种形而上学从现世经验中生出,在历史过程里继续塑造、演化,进而生发出终极的先验架构,这才是儒家介于道与佛之间并融会贯通的意义。通过学习儒家的情感哲学,我们可以结合现实,融入生活,有效做到“道始于情”,再加上儒家的“中庸之道”,完全可以把生命过的很美好,给自己的人生以一种全新的活法。

不可否认,西方哲学的“人性化”与东方哲学的“大道理”,存在思维主体上的反差,一个是:——我是“上帝”赐予,所以,“我”是存在的“主体”,一个是:——我是“父母”赐予,所以,父母是我的“天”,西方人秉持的个人行为是“特立独行”,东方人信奉的是“孝行在先”,即围绕“父母在,不远游”的中心“转”,这本来就是方位空间生态的一种“文化”教义,并不存在所谓西方哲学“智慧”的优势,总之,“上帝”是要你去关注“他”的存在,而“他”并不知道你是否存在,但是,“父母”是真实的存在,并且,其“阴功阳德”就如同一把“伞”——庇护着你,你孝行必“名”报,你恶念必“果”报,从这点上讲,西方哲学“伪善”,东方哲学“厚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