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是一个燥热的季节,每当炎热的夏季来临,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在夏季就会患上肠胃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其原因为夏季天气闷热、雨水较多,“暑”“湿”“热”之邪较盛,由于脾喜燥恶湿,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的消化能力下降,食物消化受到影响,则身体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能量补充,易使人感到疲乏,体力虚弱,运动能力下降。正如《脾胃论》所记载:“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其中,暑与湿邪最易伤脾而引起消化不良。
夏季顾护脾胃可从调理饮食与运动养护两方面进行。
调理饮食
《黄帝内经》中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夏季饮食要清淡,食饮有节,可以减轻肠胃的负担。如果只喝白开水会造成营养缺失,最好多吃水果、汤、粥等。冬瓜、扁豆、米仁、莲子、西红柿等都有利湿之效,可以调理肠胃。而清淡饮食并非以素菜为主,否则会导致营养障碍。夏季也应注意补充鲜鱼、瘦肉、鲜蛋、鲜虾等。
饮食要清淡
运动养护
除饮食外,适当的运动也能调理肠胃健康。运动对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它能够加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源自《诸病源候论》,收录于《中医导引临床手册》,治疗消化不良的导引法动作。
原文出自《诸病源候论》卷五《消渴诸病候》,赤松子云:“卧,闭目不息十二通,治饮食不消。”
动作要领:取仰卧姿势,轻闭双目,以鼻纳气至腹部鼓起,屏住呼吸,然后呼气,重复12次。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全身气机调节的枢纽,主受纳运化水谷,将消化吸收后的精微物质运送至全身,滋养精、气、血、津液,使经络、四肢百骸、脏腑得到充分的营养,并能运化和排泄水湿,保持脾燥胃润的生理状态。此动作一紧一松,可以调节腹部肌肉,温运脾胃,促进食物消化,防止食物不消化而产生内热,从而加重消渴症状。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消渴(糖尿病)。 需要注意力集中,采用腹式呼吸。
“
供稿丨康复科
作者丨刘惠芬 毕鸿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