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33 回复 0

作息规律多泡脚 饮食清淡少饮酒

[复制链接]

5857

主题

1505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73
发表于 2023-4-26 17:11:1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指导医生 泉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 朱良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主治医师 邱月娜

■早报记者 林志安

“雨一直下,气氛不算融洽,在同个屋檐下,你渐渐感到身体在变差……”对于网上的这个段子,不少泉州市民颇有共鸣。5月下旬以来,连绵不断的雨天,让一些市民产生了身体不适的感觉,时常感到食欲不振、困倦疲乏。中医认为,时值夏季,阳热渐盛,雨水且多,热蒸水腾,潮湿充斥,湿邪会入侵人体损伤阳气,对各脏器和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建议广大市民生活要有规律、饮食宜清淡、注意调畅情志,经常泡泡脚,适当家居运动微微出汗。

【影响】

长时间雨水天气 “湿困气机”让人不适

“长时间的雨水天气,外湿加重,导致人体出现‘湿困气机’,表现为浑身乏力、食欲不振、疲劳烦躁等。”5月24日至今,泉州市出现连续性降雨,泉州市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朱良伟介绍,湿气会对人体各脏器和消化系统等产生影响:肾主水,肾功能会受到影响,慢性肾炎患者病情容易复发,出现小便泡沫多、水肿、尿少等情况的应及时就医;一些胃肠道不好的人,容易出现腹泻;有关节炎、风湿病的患者,病情容易加重;此外,有皮肤病(如湿疹)等的市民也要注意。“此外,这样的天气还会给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让人压抑、烦躁,要注意自己调节,调畅情志。”

“湿邪侵入所致的病症称为外湿病症,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水中作业等环境中感受湿邪所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主治医师邱月娜表示,湿邪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容易出现嘴里发苦、发涩或发甜,伴腹胀便溏、肠鸣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湿性重浊,外湿伤害到人体阳气以后,就像乌云遮蔽日月,造成疲乏、头身困重、四肢酸楚沉重;湿性黏滞,排泄物或分泌物多滞涩不畅;湿性趋下,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容易出现烂脚丫、足癣等。

【建议】

早睡早起多泡脚 饮食清淡要新鲜

朱良伟医师建议,这种天气情况下,更要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一般子时前(晚上11时前)就要上床睡觉,早上7时左右就要起来。”他说,午时(上午11时到下午1时)可午睡半个小时,时间不用太长,“睡眠讲究的是质量而不是时长,并不是睡的时间长就休息得好”。

“这种天气东西容易变质,食材上要注意新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材,要确保煮透后再食用。”朱良伟医师说,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为宜,别太油腻或太咸太甜,“外湿已经很重了,这样会产生内湿,那湿气就更加重了”。

“湿邪致病缠绵难愈,在这个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祛除湿气,以预防为主。”邱月娜医师给出了几点建议:

1.尽量避免长时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注意避雨,淋雨后及时更换干燥衣服,吹干头发,经常泡脚,微微出汗,温阳通经以祛湿,可加用生姜、花椒、艾叶等;

2.保持轻松积极的心态,调整起居时间,劳逸结合,尽量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3.规律运动,但不宜出汗太过,适当的家居运动,如太极、跳绳、跳操等,有利于调理气机;

4.节制饮食,避免大量饮酒,因为酒能助湿,少吃大鱼大肉,因为肥甘厚味不仅滋腻碍胃还会助湿,可增加化湿健脾作用的食物如:怀山药、薏米、红豆、荸荠、冬瓜、丝瓜等,稍加芳香醒脾佐料,如藿香、佩兰等;

5.经常按摩太白穴和足三里穴,每次按摩这两个穴位3分钟至5分钟,以酸、麻、胀为度,有健脾祛湿的作用。

作者:林志安

来源: 东南早报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