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951 回复 0

产业 | 进一步推动北京市文旅产业繁荣发展

[复制链接]

5575

主题

134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763
发表于 2023-5-2 08:56:0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2023年一季度,北京市旅游市场较上年同期呈较大幅度增长,国内旅游各项指标较2019年的恢复程度均好于全国水平。一季度预计接待旅游人数约579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约89%;旅游收入约1050亿元,同比增长约17%,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约86%。

北京市文旅市场全年以春节热度为起点呈现“高开稳增,持续回暖”趋势。文化产业将于二季度后重回正轨,数字文化行业将率先实现较快增长;旅游业持续回暖,季度增速有望环比走高,随着海内外出行便利度提高,暑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文旅市场整合步伐加快,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引领行业发展。业态创新加速演进,演艺新空间、民宿+、微度假等体验互动模式成为市场新风向,定制游、夜间游、研学游等细分赛道潜力巨大。疫情防控期间异军突起的云旅游、云展览、云演艺、云剧场等替代性消费方式,将转化为常态需求。751等文创园在孕育产业的同时,将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全方位融入城市发展。

然而,在文旅产业复苏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文旅产业复苏需要一定的周期。疫情导致文旅产业面临系统性重构,人才、市场、业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产业体系修复、产业链条重建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二,市场消费需求尚不稳定。元旦、春节的短期补偿性消费需求对旅游产业恢复起到一定作用,但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一定时期内,居民对经济前景、职业规划的危机感依然存在,对文旅类非刚性消费保持审慎态度,旅游市场活力还需持续激发。第三,投资收缩,项目落地难。今年1月至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4%,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仅增长1.8%,文旅项目投资动力相对不足。部分企业观望情绪较重,权衡利弊后更倾向于轻资产运营,选择放弃重资产投资项目。第四,资金短缺,融资难度大。旅行社、演出等企业经过疫情的重创,资金流动性风险加剧,融资需求迫切。但文旅企业财务状况不容乐观,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破产风险增大。最后,传统业态面临重新洗牌。KTV、游艺厅、网吧等行业在疫情前就已逐渐没落,经历反复停业、持续亏损后,市场进一步萎缩。

如何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繁荣发展?

抓重点领域,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一是加快演艺之都建设。北京市出台建设“演艺之都”工作方案,制定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和相关管理、扶持政策,发挥文化艺术基金、演艺服务平台、演艺排练中心的扶持引导作用,以“演艺之都”建设为牵引,扩大精品力作供给、优化演艺空间布局、创新升级演艺新业态、构建良好演艺市场生态。二是加快智慧文旅建设。落实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部署和要求,提升文旅领域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搭建资源汇聚、互联共享、智能高效的北京全域智慧文旅平台。利用文旅数据中心建立贯通市区两级、打通政企两端的文旅数据汇集共享网络。联合线上文旅头部企业,多场景搭建消费引流入口,将流量转化为消费。三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以《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为指引,加强景区景点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实施“民宿+”计划,通过民宿打开流量窗口,赋能乡村振兴。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育,以示范引领乡村文旅融合。推出《我的桃花源》第三季,举办“畅游京郊”“大厨下乡”等活动。

抓产业融合,激发市场内生动力。一是推动商文旅体融合。用好北京冬奥会长尾效应,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实施《北京市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办法》,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新商品。推动出台关于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关于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政策。二是推动文旅和科技融合。加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开展文旅行业科技应用场景优秀案例评选。搭建文旅与科技转化对接平台,加强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三是推动文旅和金融融合。把握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机遇,用好投融资创新举措,做好项目摸排申报。探索推出旅行社质保金保险,缓解旅行社资金压力。与相关银行达成战略合作,畅通服务机制。研究扩大京郊旅游融资担保平台的担保范围,扩大京郊旅游政策性保险覆盖率,利用文旅资源交易平台推动项目与资本精准对接。

抓项目园区,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一是加强重点项目储备。开展项目摸底,建立重点项目库和重大项目统筹协调机制,对入库项目提供跟踪指导。紧盯乐高乐园等重大项目,加强沟通对接,推进项目落地。二是用好国家级园区资源。做好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建设工作,以试点促示范,带动园区整体转型升级。

抓品牌影响,挖掘市场消费潜力。一是提升“北京礼物”品牌影响力。加强统筹策划,完善认定管理机制,加强品牌管理和品质提升,与知名IP合作,联动老字号、非遗、文博资源,提升“北京礼物”科技元素、设计含量、时尚品质。二是打造品牌文旅活动。提升北京国际音乐节、中国戏曲文化周等活动影响力,持续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做响“北京微度假”“北京网红打卡地”等宣推品牌。三是扩大北京文旅海外影响力。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艺术嘉年华等活动,开展“长城好汉”全球推广活动等。

(作者系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作者:杨烁

责编:陈道霞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 淄博美食网 1797.cc 上看到的,谢谢!
友情提示:联系时注意广告的可信度!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