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21 回复 0

【解读】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现状与展望

[复制链接]

5842

主题

150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23
发表于 2023-4-1 08:44:1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休闲城市的建设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

中国休闲城市

发展背景

(一)休闲浪潮促进休闲城市建设

进入21世纪,休闲浪潮席卷全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达到30%以上,中国经济正在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突破六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半壁江山”,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约30%,休闲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中国社会的休闲化发展加快,从物质层面的休闲设施,到精神层面的休闲理念,乃至于休闲活动方式,无不深受休闲化浪潮的影响。加快推进休闲城市建设,优化城市休闲环境、提供多样化的休闲消费品、发展休闲服务产业、合理布局休闲娱乐空间将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国家政策指引休闲城市建设

在2006“世界休闲高层论坛”上,中国政府代表吴仪副总理发表主旨演讲,强调积极发展休闲服务,不断提高生活质量。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将休闲作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健康发展,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是国家推动旅游及休闲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阐发了促进休闲发展的诸多新思路、新政策、新举措。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这是优化居民休闲生活环境、保障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关键之举。2015年12月22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从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可以看出,旅游休闲被拓展为一个新的产业领域,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休闲产业的发展既为城市休闲经济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使休闲经济成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所有这些,也都为休闲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与理论指导。

(三)休闲常态化推进休闲城市建设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提升,促使休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和独立的生活方式。随着居民休闲活动形式的多层次和渠道的多元化,居民休闲生活的常态化发展对城市功能和配套设施有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休闲常态化不仅要最大限度地考虑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日益高涨的休闲和旅游需求,还要注意保障城市弱势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最起码的休闲娱乐需求,以防止休闲娱乐活动中“二元化”现象的扩大;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过程的加速,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常态化也遭遇城市休闲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瓶颈的制约。因此,在休闲生活富裕化与休闲时间充裕化的大背景下,通过休闲城市建设来提升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倡导科学休闲生活方式,实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完善和服务设施的均等化。

休闲城市

建设的提升路径

(一)推进以人为本的休闲城市进程

休闲城市在发展中要注重以人为主的发展理念,围绕人的生活质量,实现文明和自然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第一,休闲城市建设是应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以推进和完善城市公共休闲服务基础设施体系为首要任务,从根本上解决居民出行和游客旅途的便利性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公共交通在休闲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第二,休闲城市建设应以宜居城市为基础。积极推进城市自然环境改善,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城市公园面积、拓展公共绿化空间,从空间上解决城市居民对人居环境的切实需求。第三,休闲城市建设应注重居民美好生活的均衡发展。东、中、西部地区休闲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将长期存在,在各城市在休闲城市发展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个性与内涵进行合理规划,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休闲需求,注重休闲设施和空间布局的均等化,保证城市居民休闲机会获得的平衡性。

(二)加快从全域旅游到全域休闲的升级

目前,国内旅游业提倡要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全方面、系统化提升旅游目的地的产业能级。全域旅游的发展核心是追求旅游质量的提升。但是,随着城市休闲化浪潮的席卷,休闲消费常态化趋势将促使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行为发生重大转变。全域休闲的发展主体是本地居民,发展的核心要义是追求本地居民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因此,应加快从全域旅游转向全域休闲,在充分考虑本地居民日常娱乐消费充分性和均衡性的基础上,挖掘城市本地休闲资源与设施,促使休闲空间的合理和均衡,保证游客旅游度假消费与本地娱乐的融合,让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有更多获得感和满足感。

(三)实现城市更新与休闲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休闲城市建设与城市更新过程相辅相成,这一点既体现在城市休闲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又体现在休闲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应是简单地通过空间集聚和区域扩展来实现城市化发展,而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在休闲城市建设和转型发展中的重要性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城市更新,对旧城进行针对性改造和建设,结合城市发展特点,赋予城市衰败区域新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活力。通过城市更新来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休闲空间、文化环境和游憩环境的改造延续,进而提升休闲城市建设的整体功能。

(四)探索休闲城市均衡发展机制

积极正视休闲城市区域差异的客观性与长期性,分阶段分区域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第一,从整体来看,东部地区已率先进入休闲化发展的内涵提升阶段,当务之急是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休闲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第二,中部地区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制造业,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应充分把握中部崛起的历史机遇,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内涵,提升城市休闲公共服务水平,重点发展休闲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促进中部地区城市休闲化的整体提升。第三,西部地区总体城市化程度较低,但依托于成都、重庆、西安等节点城市,整个西部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西部地区应把握西部大开发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并充分利用西部的资源和特色优势,建设城市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区,提升休闲城市吸引力。

(五)优化休闲城市的空间布局形态

城市休闲环境对于城市休闲相关要素的集聚能力较强,加快城市休闲相关资源的整合,布局城市休闲空间,着力营造城市休闲环境,是当今城市休闲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城市不仅要进一步强化自然资源固有的休闲功能,而且要完成自然休闲资源从单纯的使用到可持续利用的转变,更加注重城市休闲环境的人本主义内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并渗透到城市生态休闲环境建设之中,在更高层面上展现人类追求自我和谐发展的崇高境界。城市游憩空间的建设离不开对城市居民游憩需求与评价调查,通过调研了解居民的游憩体验与满意度,以及城市弱势群体的权益,使得城市游憩空间的发展真正兼顾所有的人群与阶层,实现全民休闲的发展目标。

(六)激活居民休闲消费的需求

伴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消费水平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根据生活方式来选择城市,休闲消费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一是城市经济实力和经济规模是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基础,应结合城市经济和产业特色,着力推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助推居民休闲消费的潜力释放。二是丰富休闲产业发展内涵,实现“休闲+”发展新时代。从休闲产业供给侧角度提升产业发展内涵,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业态融合发展,实现健身、文化、体育、旅游等多业态与休闲产业的融合发展。三是引导城市居民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移。积极推进剧院、图书馆、影院、艺术馆等休闲娱乐设施的布局,实现城市居民高品质休闲机会的均等性,促进精神产品为主导的非服务物质产品的消费需求迅速攀升。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