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638 回复 0

怎样的情感共鸣能力才能让网友把周深与元好问称作“两个天才 ...

[复制链接]

5842

主题

1500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23
发表于 2023-4-24 16:01:5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金代神童元好问在十五六岁的年纪发出流传千古的叩问引起读者们的思考,勾起世人对世间至死不渝的真情的讴歌。情至深处,惧是何物?哪怕生死?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依然在人们的心头萦绕,这也许就是爱情的真谛,需要耗尽人的一生一世,追溯无数个朝代无数个世纪去找寻的答案。


《摸鱼儿雁丘词》流传至今是现代人的瑰宝,它将对爱的拷问贯穿古今。元好问当时在赶往并州应试的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一对在天空中翱翔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外一只就从天空中一头栽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并买下了这对大雁,葬在汾水旁边,立了堆坟墓,叫做“雁丘”,并题辞一首,后来又加以修改,于是这首闻名于世的《摸鱼儿雁丘词》并诞生了。


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3》中,周深作为经典传唱人深情演绎了这首词,周深也是如今不可多得的一位歌者。一开口就优雅婉转的引出发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的想象力惊为天人,他听完故事后瞬间并联想到两只大雁以前比翼双飞的场景: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一起南来北往,经历春夏秋冬。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雁儿经历过相聚的欢乐,也体会过离别的相思之苦,马上又想到世间为爱痴狂的少男少女。周深以安静随和的歌声演唱大雁的过往生活,突然在“就中更有痴儿女”升调,将整首歌送入副歌,对爱赞美之曲就此展开,连绵不绝。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还能想象到大雁在同伴死后当时的心理活动:天大地大,你不在,我何去何从?周深也倾情唱出了其中的悲痛。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这两句作者借助历史事迹和眼前景物的描绘,歌颂大雁殉情的爱情永垂不朽不朽,周深的歌声马上声临其境,仿佛穿越时空去看那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老天爷也嫉妒这样的爱情,它们的故事不会像莺儿燕子一样被埋葬,而会流传下去,周深的歌声仿佛就是词人认为此爱流传的载体。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千秋万载以后,也会有像词人一样至情的骚人墨客,来到雁丘旁边作诗痛饮。个人认为周深已经将这两句词演绎到了极致,歌声里仿佛自己找到了与自己一样至情之深的前辈,狂歌痛饮的“痛”字发音,直击人心,撕心裂肺,将这首歌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来访雁丘处的”处”字处理的唯妙唯俏,将普通话的发音唱出乐器的音色连绵至尾。


第二段比起第一段更加大气磅礴,不再拘泥于小情小爱,而歌颂的是流传千古的大爱,仿佛时空穿梭,古今相连,是两个天才不同时代的隔空相望。这里我们不谈周深的嗓音,不谈周深的演唱技巧,只体会他的情感表达能力,真的是一位天才歌手,丝丝入扣的旋律马上把人们带入歌曲的情感之中。


如若遗山先生九泉之下闻得此声,想必也会相视一笑,两掌相击,放声附和,感叹还有如此性情相仿之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