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59 回复 0

访古探幽 以“道”兴村

[复制链接]

5846

主题

150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35
发表于 2023-4-26 18:59: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古驿道沿途风光秀丽,吸引了众多徒步爱好者前来。


众多志愿者义务割草开路,让古驿道“重见天日”。


古驿道既是客家先民的迁徙之路和客家山区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华侨“下南洋”的重要通道,也是历史上传统商贸要道和兵家要道。



摄影爱好者深入古驿道开展摄影采风创作活动。


本次展览作品展现了古驿道和周边人文景观的秀丽风光。


当地加强古驿道与沿线资源的活化利用,把古驿道与乡村旅游、户外运动等有机结合。

4月7日上午,“践行调查研究之风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梅州市‘驿道乡情’摄影和美术作品主题展”在梅县区城东镇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保护利用好梅州古驿道沿线丰富的资源,充分挖掘古驿道文化内涵,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本次展览遴选200多件(套)梅州重要古驿道主题图文,展现梅州古驿道周边的自然、人文景观,让观众领略梅州古驿道历史底蕴和发展变迁,感受当地丰富的乡土文化、民情风俗、红色资源。”策展人林中东介绍,通过活化古驿道,把古驿道与美丽乡村建设、全域休闲旅游、户外体育运动等有机结合,把名镇名村、古村落、贫困村、自然文化资源等串珠成线,以道兴村,助力乡村振兴。

时过境迁,随着时代发展,古驿道逐渐丧失了交通功能,一度消失在岁月尘土中。近年来,梅州市通过活化利用,整合资源,推出“古驿道+”的措施,使古驿道走上新生的发展之路,创新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清晨,阳光洒在古老的石板路上,微凉的风轻抚脸庞,厚厚的枯叶铺满石阶上,光斑在林间跳跃,若隐若现,户外爱好者结伴而行,让眼前的梅埔古驿道有了新活力。

梅埔古驿道位于梅县区城东镇,通往丙村、雁洋、松口再到大埔,这是旧时梅城对外经济往来、物资运输、文化交流的要道,也是当年人们下南洋的重要道路,因此也称为“海丝古道”。

在城东镇书坑村,记者跟随徒步爱好者来到“海丝古道”。顺着石板路缓缓而行,一座古旧的亭台映入眼帘,上书“安步亭”三个大字。据介绍,安步亭于1997年由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出资重建,该华侨曾经走过这条路,在此亭中与亲人告别,因心怀思念,故而在重建时保留了旧时样貌。

“当年人们下南洋,抵达安步亭就意味着要告别亲人了,从这里开始独自前往松口。”徒步爱好者、古驿道保护发起人徐广威说,人们从南洋回来,家人也会在安步亭等候,接他们回梅城。由于生活艰苦,梅州人不得不漂洋过海下南洋,安步亭也见证了无数人与亲朋离别的场景。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不再需要前往异国他乡讨生活,“海丝古道”也由于长期弃用,被隐藏在荆棘、杂草中。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下,众多志愿者义务割草开路,才让这条古驿道“重见天日”。

“海丝古道”长6公里,保存完好的石板路约1.9公里,目前该条古驿道已成为梅州“金象朝佛”山地马拉松线路的一部分。“金象朝佛”总长约42公里,途经象山、虎排山、指湖顶等地,沿途风光秀丽,近年来吸引了众多徒步爱好者前来。

“古驿道的深度挖掘让越来越多‘红色+绿色+古色’展现出来,吸引了更多青年回乡投资创业。现在古驿道沿途的乡村美术馆、非遗文化展馆的活化利用,古驿道的挖掘,让乡村变得更加热闹,吸引了很多城里人来这边旅游。”徐广威说。

文/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图/受访者供图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 淄博美食网 1797.cc 上看到的,谢谢!
友情提示:联系时注意广告的可信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