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835 回复 0

博雅研究丨都市休憩系列之生态休闲的郊野公园(上)

[复制链接]

5506

主题

128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496
发表于 2023-4-27 13:53:0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西方国家为了使城市具有良好的游憩环境,往往从城市绿化入手。从维也纳拆除城墙形成环绕城市中心的林阴大道,到英国将皇家公园向社会开放,兴建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公园;从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公园系统,到巴黎改建的环境更新措施,都是依赖于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游憩环境。

郊野公园的建设,最初是为有效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带来的生态破坏,而后逐步发展演变,开始在以人为本的服务设施方面有所研究和建设,以满足人们健身、休闲、游憩等活动的需求,进而成为城市居民释放压力的好去处。在中国,郊野公园成为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郊野公园是促进城市生态、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郊野公园的概念、类型、产生的背景等入题,对于国内外的郊野公园建设状况、经典案例等进行了分析。本文分为上下两篇,本文为上篇,敬请持续关注。


一、产生背景和意义

1

概念

郊野公园(Country park):目前,学界对于郊野公园的定义尚存分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按照我国现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定义,郊野公园指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按照英国相关标准,郊野公园指位于城市近郊,有良好的自然景观、郊野植被及田园风貌,并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公园。

总之,郊野公园是指位于城区边缘,有一定规模,以郊野自然环境为主,景观特点为自然野趣,具有亲近自然、游憩休闲、科普教育、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限制城市无序扩张等功能,具备必要服务设施的绿地。

郊野公园属于公园体系的一部分。


  • 地理位置上来说,郊野公园位于城乡结合处,车程在一两小时内可达,在城市边缘或者近郊地区;
  • 景观特色方面看,郊野公园是占地面积较大且具有乡野的自然风光的公园绿地;
  • 功能性来说,郊野公园不仅需到达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生态性作用,还需要满足人类游憩休闲回归自然的要求。
  • 城市绿地系统角度出发,郊野公园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郊野公园位于城市绿化带内;从旅游角度出发,郊野公园位于环城游憩带内。
一般而言,郊野公园具有以下4个特征:


  • 地理位置上看,郊野公园处于城市的近郊区,具有良好的交通通达性,交通便捷,适合居民的短程出行。
  • 构成要素上看,郊野公园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如山林、农田、湿地和沼泽等。
  • 功能上看,郊野公园具有生态保护、环境修复、旅游和科教功能,且以生态保护功能为主。
  • 风格上看,郊野公园由于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要目的,在建设时更加注重保留其自然韵味,突出其乡野意趣。郊野公园具有低成本、亲近自然、可达性较强等优点。
总之,郊野公园的始创者是英国人,其建设的最初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近郊休闲,并保护郊野乡村的自然资源。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郊野公园的概念和形式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其内涵也逐渐扩展。当今国际社会有一共识,郊野公园在美化自然景观、承载游憩娱乐、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有着节约土地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城乡互补、转移农业劳力、实现产住一体等功能。


2

郊野公园产生的相关重要概念

闲暇和休闲在古汉语中有三种含义,“平安无事”、“空闲,暇时”、“悠闲从容”。“闲暇是西方文化的基础之一”,亚里士多德把闲暇看做“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闲暇”的辞典解释是:“空闲时间,闲暇;悠闲,安逸”;或“空闲的,业余的;有闲的,不以工作为生的;失业的”。

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看,闲暇是社会进步的特征。古希腊时代的“闲暇”,到了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后,衍变成为“leisure and recreation”,工业革命为工人阶级带来了“游憩”,使“闲暇”大众化。休闲生活表明人类生活空间摆脱了传统的生存压力和环境桎梏,将进入一个自由发展、自我实现的高级发展阶段。

著名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认为,到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休闲产业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形成。2003年美国的休闲产业产值就已占GDP的80%。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亚太地区最有可能成为自20世纪的欧洲和北美之后休闲消费和休闲产业的最大市场。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休闲经济初见端倪。城市郊野公园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人们科学合理地安排闲暇生活。


生态休闲

生态休闲是休闲的一种形式,现代科学家从生态哲学维度出发,认为“生态休闲”就是人的生态化休闲与发展的生态空间,就是为不断满足科学、文明、健康休闲的需要而处于的生态文明创造体验、欣赏并建构的一种高层次、高品位和高质态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它既是人类着力建造的生态环境物质文化和生态享受精神文明的结合,亦是人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经济的发展和休闲娱乐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生态危机给休闲经济带来的破坏影响,表现在:


  • 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及文明的发展;
  • 生态自然资源、能源等无法充分满足休闲业的需求;
  • 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的休闲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许多休闲活动无法开展,从而严重损害休闲经济的发展。
生态休闲通过人类休闲所特有的生态行为方式、生态思维方法、天人合一的情感、关爱生命的伦理,创建生态文化意境,通过环境保护途径,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品质的全面提升和自由发展。由此可见,生态休闲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休闲,它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它以保护环境为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休闲观。

“生态休闲”的概念,概括地说就是可持续休闲。在大力发展休闲经济时,要保证是建立在生态休闲的基础上,郊野公园在具有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保育自然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开展自然游憩活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控制城市空间盲目扩张等多种功能,其建设因此日益加快。

体育健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表明,在运动健身中如果多投入1元钱,便可能在医疗中减少7~8元的投入。因此,加强全民健身工作,推进健康关口前移,对于加快建设健康中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等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运动是市民游憩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据日本有关研究统计,在所有的游憩活动中,与体育相关的活动占70%左右。20 世纪60年代中期后,对市民运动偏好及其游憩距离的研究,逐步形成各种运动设施布局的理想区位理论。在德国很多中等规模的城市,根据每个居民在离家一定范围内参与各种运动的空间需求制定了运动设施标准的综合范围。位于城市郊区的郊野公园以其便利的地理区位,众多的原生态自然景观资源,富有野趣的游憩项目,不仅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短途游憩、体育健身,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认识自然和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健康的愿望, 郊野公园从美化生活转向健康生活。

新型城镇化

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富裕和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生态环境压力,城市中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和生态意识的增强,人们已不满足于城市里高污染、高强度的人工绿地,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城市生态屏障的城市近郊区自然景观遭到破坏,城乡矛盾日益突出。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

在建设生态文明、节约型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之下,城市生态建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成为郊野公园的核心思想之一。郊野公园作为缓和城市与自然矛盾、保持自然的历史风貌、抑制中心城市蔓延的方式之一,其规划和建设也已经逐渐被各国政府所重视并列入城市总体规划的体系范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在城市建设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郊野公园已经成为战略上保存重要的绿色空间和为城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还可以有效保护区域内自然景观资源,抑制城市无序蔓延。


3

郊野公园建设的意义


  • 城市可持续发展
郊野公园的营造实践抑制了城市的无序蔓延, 有效地保持城市的合理规模、人口数量、格局与形态, 协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关系, 保证城市有序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城市与自然相互协调、有序发展。郊野公园作为控制城市无序蔓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城市居民释放压力的好去处,已开始在我国一线城市和其他大城市兴建。通过郊野公园的设计,能够通过土地征收、用途管制、有偿使用等制度,整合农田、湿地、林地、水网等自然要素,挖掘地方文脉和自然野趣,给市民带来休闲、健身、科普的多样化户外活动场所。这使得郊野公园能够成为大都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形成承载都市居民“乡愁”的摇篮。


  • 生态文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生态明建设全面进入新时期。城市更加注重生态区域的保护与发展,随着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创新性变化,郊野游憩成为国民生活的新亮点。郊野公园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够有效协调城郊土地利用关系,城市的生态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探索“郊野公园”,为营建高品质的城乡人居环境,引导生态功能区的有序建设和发展提供实施路径。郊野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绿地模式,在保护城乡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丰富居民休闲生活,推动城乡建设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 健康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提出,推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到2022年不低于22%,到2030年不低于30%。健康的身体源自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行动”提出,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达到每天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高度城市化发展的阶段,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都市圈的逐渐形成,构建稳定和谐的都市生态体育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合理郊野公园发展体育健身,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扶持与全民健身相关的健身休闲发展,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休闲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我国的休闲经济初具规模,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亮点。当代中国逐步进入了休闲经济时代和生态文明时代,二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全球化背景下,休闲经济生态化的历史趋势日益明朗。游憩空间是休闲时代重要的空间类型,郊野公园是游憩空间的典型代表。当今,我们的社会即将迈入“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在生活中的比重日益增大。为了人类现在和将来更好的休闲,郊野公园的营造实践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和野趣风景的向往与热爱,不但可以让游人得到愉悦和美的感受,还会给予他们丰富多彩的游憩体验,成为生动活泼的科普教育场所,有助于在公众与自然之间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


  • 休憩需要
郊野公园作为新兴的城市公园类型,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强烈的游憩需求, 居民日常游憩场所与郊野游憩开发是当前城市游憩规划的两大核心问题。推进郊野公园风景园林体系的规划与建设,积极引导城市居民活动的空间领域,因势利导地将郊野公园发展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需求的、拥有鲜明特色和文化性的绿色生存环境,具有紧迫的社会意义。

二、国外郊野公园的发展和启示

1

郊野公园的发展历程

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都醉心于城镇为广阔美丽的乡村所环绕,所有市民步行就可到达游憩场所。近现代的社会活动家与建筑师如霍华德与柯布西埃也认为融于自然环境中的城市可以充分满足市民对游憩的需求。现代意义的郊野公园发展分为控制游憩扩张→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和游憩需求并重等3个阶段。

萌芽阶段

第一阶段为萌芽阶段(1929~1969年)以控制休憩扩张为特点。“郊野公园”概念起源于英国,是由英国Addison委员会提出的。城镇建设加速,游憩需求增长,自驾车郊野旅游兴起。为缓解国家公园接待压力,保护乡村自然环境。随后,德国、法国等国家也陆续制定了相关措施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20世纪60年代,1968年英国政府出台《乡村休闲》(Leisure in the Countryside)白皮书,提出郊野公园的主要功能和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可缓解压力并可减少乡村地区遭受破坏风险的休闲场所”,1968年,《乡村法令》(The Countryside Act)正式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郊野公园是乡村休闲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工作重点:满足简单指标:临近城市,环境宁静,设施简单,机车可达。

探索阶段

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1970~1991年),以保护自然资源为特征。随着石油危机财政缩减,公园建设停滞,美国生态保护运动加强资源保护意识。在这一时期,大量关于郊野公园建设的政策被集中制定出来,1974年英国乡村委员会发布郊野公园规划的建议报告,《Advisory Noteson Country Park Plans》提出了郊野公园的管理规划方法,及“理解场地,明确目标,有效执行,财政支持与合作”。

该阶段郊野公园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忽视了工人阶级的需求、建设郊野公园的积极性降低及对郊野公园的管理力度不足等。建设目标:转变功能定位,从蜜罐到网关。工作重点:理解区位,以资源管理为主体的整体规划,保证资金支持,加强与当地的合作。


深入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为深入发展期(1992年至今),以注重人的关怀为特征。1990年前后城乡一体化研究开始向城乡边缘区推进。这一时期郊野公园建设者更加关注游憩主体——人的需求。2003年发布郊野公园复兴报告。英国乡村委员会发表了《旅游者在乡村》的报告,着重于“提高旅游者对乡村地区的信心、理解和关心”。郊野公园的建设管理越来越重视游客的体验,通过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英国的郊野公园超过400个,景观认证达80%,每年的观光游客近7300 万人。这些郊野公园大部分都是英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根据《Countryside Act 1968》所划分出来的。近年来因为缺乏经济上的支持,新郊野公园的设立非常有限。建设目标:降低出行成本,满足不同人群游憩需求。工作重点:加强城-郊路网建设,增添多种娱乐设施。

2

国外发达国家郊野公园

国外郊野公园发展已相当成熟,不仅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成绩,而且在以人为本的服务设施方面有相当成熟的一套方案和专门的法律体系及监管部门对其进行保障。国外的郊野公园远离城市中心区域,以“生态保护、市民休憩、自然教育”功能为主,生态保护是最主要的功能。

英国郊野公园

英国的郊野公园有效缓解了城市无序蔓延的问题,合理保护城乡周边的自然风光方面,通过注重满足人们游憩活动的服务设施建设的需求。英国的郊野公园依据人们游憩活动的选择倾向来布置各类服务设施。英国的郊野公园发展至今,已经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规划设计方案和标准,其服务设施的建设及后期运营的维护管理的经验,可作为我国郊野公园服务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借鉴。英国的郊野公园,大部分由地方部门管理,有人造设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美国郊野公园

美国的郊野公园具有更加完善的服务设施,更加注重人类活动参与性的设计特点,并非单纯的休闲观光游览,特别是一些带有健身和探险的活动项目的服务设施,活动内容分陆地活动和水上户外活动。


美国的郊野公园设施较多,可兼容户外运动、水上运动、住宿等功能,但保护生态仍然是最主要的功能。同时美国有一个统一的职能部门为“国家游憩与园林协会”,是开拓和规划“游憩空间”的行业组织,其目的是:利用园林资源,开展文、体活动,增强人的体质;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和游玩环境,影响人的参与方式和价值取向;规范行业行规,加强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开展顾问咨询,规划护养公共设施,实施资格认证等。

美国的各联邦政府也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许多娱乐和休闲产业的企业项目,防止游憩场所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但它们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对于土地的开发利用具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同时要求休闲服务产业做好合理的规划与提供优质的服务。

同时英美都注重郊野公园休憩及管理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美国早在70多年以前就已设立游憩学专业研究人的游憩行为、安排娱乐休闲时间。从1937年明尼苏达大学第一次提供专业化游憩课程开始,到现在,美国有270所两年制学院和320所四年制大学提供休闲和游憩课程,分属为社会学和自然科学两类。培育各个层次的人才,涉及的专业方向有:综合/管理、治疗性游憩、商业/旅游、户外游憩、项目/领导等。美国国家游憩和公园协会与美国休闲和游憩协会合作建立一套评审过程,保证课程和学习内容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英国的Luton大学旅游与休闲系和Sheffield大学休闲管理系设有硕士和博士点。

三、经验借鉴


  • 立法管理持续发展
除了小部分的私营郊野公园之外,大部分郊野公园都由地方部门管理。明确郊野公园作为公共产品和民生福利的属性,通过立法、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和提供经费保障),确保郊野公园的持续发展。


  • 精细化的服务
郊野公园强调鼓励城市中大多数人来参观和游览,为不同需求、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提供服务和设施。为多种团体活动或个人项目提供绝佳的场地,指向性要明确。根据不同地点和游赏内容设有桌椅、野餐地点、烧烤炉、废物箱、儿童游戏设备、凉亭、营地和厕所等,健身径中设各种健康器械。扩展公园的服务范围,使更多的游客选择在郊区参加不同于城市公园的野外活动。


  • 郊野气息
自然、古朴、野趣是郊野公园的基本特征。自然生境而非人工绿地。人们可以进行野外拓展活动。它包括山林坡地、河湖水岸、沼泽湿地和良好的林地植被等多种保留较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人为干扰程度低,具有多样性的生物物种资源,可发挥积极的生态运行机制和作用。


  • 保护重于建设
郊野公园兼具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征。郊野公园不再进行开发建设,而重在保护生态环境,提供动植物的庇护场所,并设立必要和有限的服务设施,供市民休闲、健身和亲近大自然。保留自然,人工构筑少。


  • 交通便利可达性好
在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的位置设计规则的活动空间,位于城市边缘的远近郊区,距离中心城区两小时车程之内,也就是大约80公里范围之内。英国65%的郊野公园位于城市边缘,同时大部分郊野公园位于交通主干道和高速公路附近。


  • 独特自然景观和社交
基于原有自然景观资源改造而形成的独特自然经过,人气的重要场所。空间具有一定的拓展性,便于搭建一些临时的构筑物,并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参与。预留庆典主题空间。可以迅速适应不同主题的气氛需要,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性活动:展览、科教、野餐和烧烤、森林音乐会、公众集会、婚礼、家庭聚会等。


  • 人性化空间布局
英国超过50%的郊野公园都拥有漫步道、慢跑道、主题性活动庆典场所、自行车运动和钓鱼场所。根据人们游憩活动的选择倾向来布置郊野公园的空间:提倡人们自备野餐布,自由度更高,也有利于不同个体间的互相交往。


  • 环保节能生态
郊野公园生态优先,公园内的建筑和设施都尽量以当地自然材料或自然可再生的材料,采用可存贮能量、循环使用方案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减少对乡村风光的破坏。等建筑寿命终结后可以整体回收,给自然留下最小的痕迹。


  • 路径丰富标识清晰
郊游路径有各种不同类型、长度和难度,以满足不同游人需求。突出健身、休闲、科教功能。路径的标识系统相当完善,兼顾安全标识、越野定位系统以及对各种配套设施作详细的指引。


  • 安全防护措施齐备
山火防护安全。设有山火控制中心,管理处设便携式灭火器,消防水池,山火瞭望台,园内有护理员轮流值班。游客报警求救系统完备。提供无线对讲设备出租服务、手机加油站业务,对特殊季节的特殊游客作特殊安全装备指引,每一段路径旁有报警电话,以备不时之需。所有郊野山径基本都覆盖移动通讯网。

下篇内容我们将重点关注国内郊野公园发展现状及问题,更多精彩,请关注明日推送。

注:内容来源博雅方略,作者为博雅方略研究院白墨,若引用部分内容及文章转载请联系我们。图片来源网络搜索、pexels等,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