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35 回复 0

糖尿病的饮食营养管理:林女士开始减少胰岛素用量,血糖 ...

[复制链接]

5846

主题

1501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735
发表于 2023-4-28 09:46:1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


糖尿病的饮食营养管理:林女士开始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血糖继续保持正常

我们吃东西,就升高血糖。机体就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从而保证血糖正常。

吃的东西升血糖快,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多。吃的东西升血糖慢,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少。两者是相互对应的。总之血糖要保证在正常范围。

如果两者不能相互对应,就是说,胰岛素分泌的量不够了,血糖就不能正常地降下来,高血糖就产生了。高过了线,就是糖尿病。

(当然,血糖和胰岛素不能相互对应,也可能是胰岛素过多,那就可能产生低血糖。这是另一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说)。

一般来说,健康的人即使吃太多的糖,或者其他升血糖很厉害的食物,机体也能够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当然,如果饮食习惯不好,经常把快速升血糖,需要机体大量分泌胰岛素,长此以往,胰岛B细胞长期处于超负荷运动状态,就有可能不堪重负,导致分泌的胰岛素不够,产生分泌不足的问题。

分泌的胰岛素不够,可能是分泌的太少。也可能分泌的还是比较多,但是产生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的工作效率太差,很多的胰岛素也不能顺利将血糖从血管中转运出去。这种情况一般是身体超重或肥胖引起的,导致机体对胰岛素很不青春,类似于平时大家说的耐药。就是对胰岛素产生了耐药性,因为胰岛素是自己分泌的不能叫做药,就另外取个名字叫做胰岛素抵抗。

总之,糖尿病的发生,根源就是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不够用。

所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这一方面,最早班廷医生就是为病人打胰岛素,糖尿病就不再是绝症。后来逐渐发明了其他药物,或者是刺激胰岛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或者是改善胰岛素抵抗使得胰岛素青春发挥更大的作用,等等。

如果病人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饮食习惯不好生活习惯也不好,吃的食物还是升血糖很快,体重和腰围继续增加导致胰岛素抵抗越来越严重,药物就会越用越多,最后难以收拾。

如果病人从此很好地管理自己,有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尽量地控制不吃升血糖快的食物,尽量少或者根本不刺激血糖升高,使得病人残存的胰岛功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基本够用,或者接近够用的上限。机体需要胰岛素的量就会相对比较少。这样,需要使用的药物就可以逐步减少。如果病人还剩下一定的胰岛功能,长期坚持下来,就可能实现停药。

糖尿病的缓解或逆转,指南认为,如果停药之后五年血糖都是正常的,就是临床治愈。据说,原理上是胰岛细胞得到了充分的休整,沉睡的胰岛细胞得到激活,从而全面恢复胰岛功能。

这就是糖尿病的饮食营养管理。

从我们的传统上来说,也可以叫做食疗。在现代医学的指导下实现的食疗。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不知道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可以算作是中西医结合?

不用说实现停药甚至是临床治愈,其实只是减药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毕竟药物都是有毒副作用的,减药就有非常大的好处。

其次,如果减药能够减掉注射胰岛素,只吃口服药,病人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你想,去哪里都随身带着胰岛素,而且还需要冷藏,吃饭之前要找地方悄悄给自己扎针,想起来都头痛。

最后,如果能实现停药甚至临床治愈,那不是天大的好事?

我们的医院营养科和内分泌科的医生,设计了一些工作方式,最近联合起来开展了糖尿病的饮食营养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其中的一些的病例,我会逐一分享给大家。

第一例:52岁的林女士,出院之后我们开始追踪管理。

我们建立了专门的微信指导群。

林女士文化不高,自己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使用微信,全靠孝顺的儿媳帮忙。微信群里除了林女士和儿媳之外,就是内分泌的医生和我以及我的一个助手。

我们要求她每天吃饭拍照或报告,每天测早上的空腹血糖和每餐的餐后2小时血糖。我们每天根据情况给予指导。

开始的时候,林女士的血糖还是不够稳定,高的时候多,似乎还得使用更多的胰岛素。几天以后,我们逐步调整她的饮食,血糖就稳定下来了,完全在正常范围。中间还出了一个小插曲,她有点管不住嘴,也可能是对我们的指导有所怀疑,没有按照我们的指导执行,多吃了一点我们不建议她的东西,结果血糖一下子就上去了。之后她终于充分信任医院的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很认真很严格地执行了饮食营养方案。这里也强调,孝顺的儿媳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反复给文化不高的婆婆做通了思想工作,林女士认真执行我们的方案有这位儿媳很大的功劳!

半个月以后,内分泌的医生开始为林女士减药,第一次把她早上16个单位的胰岛素减到了12,晚上16个单位的胰岛素也减到了14。过来几天,又把早上的胰岛素减到了10个单位。

总之,林女士的状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祝福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