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86 回复 0

【榜样作文揭秘】是你,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

[复制链接]

5505

主题

128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493
发表于 2023-4-13 14:30:26|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邮电大学


是你,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

1

真题再现

2022深圳市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平凡而普通的生活,是生命的常态。不过,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情、景、理,也能让人产生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收获,从而感觉“超越了平常的自己”。

请以“ 是你,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 为题,写一篇作文。

①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信息(人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用××代替;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

独家解析

命题趋势

关键词解读

写作角度提示

2022年深圳中考作文题,继续沿袭2018年以来的命题风格,聚焦个体成长的同时,体现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联,引导学生在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感知美好的体验,追求生命的超越。

于返璞归真中,推动真实写作。与2021年“这创意,让我激动不已”相比,2022年的作文题,尤其是提示语,颇有返璞归真的味道。“平凡而普通的生活,是生命的常态”,当然这也是写作常态。“让我激动不已”的创意,毕竟只是偶尔有之,大多数平淡无奇,只有尊重真实的生活状态,才可能促成真实的写作。但平凡不等于无趣、无意义,如果多一份留意、多一些心思,日常生活也会带给你新的体验、感悟和收获,正如肖培东老师《好久不见》一课中讲到的,生活需要凝视,需要关切,需要发现,于平常的人、事、物,情、景、理中,用心体验、发现、感悟,也会有不同的收获。学生不再刻意追求素材的新、奇、趣,而是立足平常,深入挖掘,热爱生活,品味生活,表达生活,这才是真实的写作状态。

于日常体验中,发现超越力量。题目中的“你”“超越”“平常的自我”是关键词,“你”是触发点,指向平常的人、事、物,情、景、理,非常广泛;“超越”是关键,是整篇文章构思的中心,是主题所在;“平常的自我”是重要对照点,是超越的前提,正因为“平常”,才有“超越”的必要和价值。这里需要三重体验:一是体验到“平常的自己”,在平常中意识到困惑、不足与无力;二是体验到“你”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可能被忽视,但“我”用心感知、体验到了,并影响到了“我”的成长;三是体验到“超越”,“超越”是一种因外而内、由内而外的蜕变,需要用心感知其萌芽、生长、成熟的过程。“体验”是日常的,“超越”是不寻常的,寻常与超常之间,正是“体验”起到了链接和催化的作用。

于 关 联 思 维 中,展 现 写作 素 养。纵 观2018―2022年深圳中考作文题,我们发现关联思维贯穿其中,“我和深圳――― 的细节”“因为有我”“见证美好”“这创意,让我激动不已”“是你,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每一个题目都有“我”或明或暗的存在,但“我”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与深圳、与周围、与美好的一切、与创意、与“你”都有密切联系。成长是中考不变的主题,但深圳市近年来的作文,把成长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考量,使“我”的成长以积极的方式改变着周边,或周边以某种特别的方式引导着“我”的成长。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二元甚至多元关联思维,这种思维对写作提出更高要求。寻找其中的联系,使其自然、合理而巧妙地呈现,再关联思维生动展示各自的细节,让人被打动的同时,也极具信服力,这才是真正的写作素养。

3

审题误区

因为是全命题作文,题目本身并无阅读和理解障碍,但学生写作中往往出现一些问题,是审题过于浅表或者忽视关键要素导致的。

1.“你”不明所以。“你”需要具体明确,并且与自身建立密切联系。根据提示语,“你”可以是人、事、物,情、景、理,不管选择哪一个,都要予以清晰的界定。选择“人”,就必须写清楚与“我”的关系,对“我”的影响,如写袁隆平、钟南山等,跟新闻过近而与自我过远。选择“物”“景”,相对具化,但要建立与“我”的有效链接。如写疫情下的武汉,虽然“你”很清晰,但武汉这个城市太大,范围太广,距离太远,是否真的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令人生疑。若选择“事”“情”“理”等相对抽象的“你”,容易在描述“你”的时候过于泛化,指代不明,或者很难体现与“超越”的关联,导致偏题。

2.“超越”被矮化。“超越”是一个较高层次的、指向结果的动词。学生容易陷入两种误区,从而把“超越”矮化:一是把“超越”当成感动、触动,或者激发了某种力量;二是把“超越”当成一种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行动产生的结果。“超越”可能源自感动、触动、激动,但不等于这些情感本身,这些情感不一定都能产生“超越”的结果。如果全篇都着力于将“你”如何激发了“我”,而在结尾指出“让我今后一次又一次超越平常的自我”,就出现了详略不得当、扣题不严谨的问题。“超越”必须聚焦在“变化”了的结果上,使行动有了意义,使“我”的影响有了实质性的变化。

3.“平常的自己”隐匿不见。“平常的自己”是重要前提,没有平常,谈何超越?不仅要写出“平常”,更要明确“平常”和“超越”的关系,形成明显的对照。学生写作时,或忘记叙写平常的状态,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使得“平常的自己”隐匿不见,从而导致“超越”变成了“感慨”,而这种感慨只是源于“你”带来的触动,没有让“我”发生质的变化,无真正的“超越”而言。“平常的自己”,可在开头部分入题,也可以用插叙或倒叙的方式补充。无论何种路径,都不只是平面的铺叙,更应是一种发现和反思,并寻求新的出路和方向,从而凸显“你”的价值,使“超越”真实发生并产生现实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王俊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名教师,优秀教师。

榜样作文

是你,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

作者:谢漪涵

亲爱的老师:

你好!

温煦的夕阳柔美了走廊。风轻轻拭去琐碎的忧虑,轻轻拭去夺眶而出的眼泪,迎着夕阳,带着不舍走出校门,与你―― 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的人,挥手相别。

抬眸,望一眼那蔚蓝的天空,阳光透过云层牵引出点点滴滴的回忆,旧事蜷缩于一角,拂过岁月的云层荡漾在眼前……

“酝酿的‘酝’字里面有一横”,窗外同学的欢笑声穿过窗户萦绕于耳畔,你嘹亮却略带沙哑的声音响彻教室,急促而有力,无形中竖起屏障。中考前的最后一天,你仍在争分夺秒地为我们复习。修长的手指在屏幕前来回摆动,右手托着左胳膊,我仿佛感受到酸痛如毒蛇般在手臂上蔓延,阵阵心疼如波涛汹涌的海浪涌上心头。阳光透过窗玻璃洒进来,为你略显苍白的脸蒙上一层薄纱,我渐渐专注于你的声音,手指随之挥动。

是你,用拼搏感染了我,让我在喧嚣中驱尽干扰,超越浮躁的自己,沉浸于复习。

“没关系的,不会影响考试的。”你温柔的眼中仿佛有光在酝酿。对于带病考试的我,你的一句安慰如一股泉水滋润着我的一方心田,紧张如一缕硝烟在晚风的吹拂下消失于天际。

是你,用关心感染了我,让我在考前卸下紧张与不安,超越惶惑的自己,沉着应考。

日影斜沉,微云舒卷,疲惫不堪的太阳游过一日的光景,终于侧卧山间。远处的火团,烧卷了平整的素清天幕,烫染上鎏金嫣红的文饰,洒落在你仍显疲惫的脸颊。晚风微拂,眼前的发丝如细柳般随风飘荡。

“孩子,虽然有的时候前路迷茫,但我相信你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当夕阳还在静静地侧卧山间时,风儿像个调皮的孩子,挣脱了暑热的禁锢呼啸而出,用变化无常的身姿掠过你瘦弱的身躯。

“因为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所以我会尽自己的全力去拼搏,尽管有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你的理解与鼓励让我超越了那个忧郁迷惘的自己,坚定了前行的决心。

虽与你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但你却用拼搏、关心、理解与鼓励让我超越了平常的自己,体验文字的魅力,爱上写作,学会用文字释放内心、治愈心灵……谢谢你伴我走过了最美好的初三岁月。

愿你所有的情深义重,都能换来岁月的温柔以待。

谢同学


2022年6月28日


榜样揭秘


这篇文章有三美:形美、境美、意美,真正从平常生活中萃取“美”的因素,感受“超越”的力量,构筑“你”“我”之间美好的桥梁,让读者入境,动情。

形美。书信的形式,本身就是对“是你”“让我”的极好回应,让这种美好的回忆和情感自然地从笔尖流淌,似在缓缓诉说一段真实的过往。但这是表层。深层来看,平常的“我”,往往不止一种样态,文章以“情境+感触”的方式,列举三种“我”在“平常”的表现,“你”对“我”的影响和“我”的超越,情境在先,感触在后,表达更真实,这是其一;正是因为多次的“超越”,才有了最后的“我”,反三归一,这样的“超越”更有力量,这是其二。

境美。“夕阳”“天空”“云层”“风儿”等,都如此温柔而令人留恋。作者以敏感而细腻的视角关注并描述了一幕幕美好的画面,但这是自然之美;因为画面中有了“你”,你温柔的眼,“你”披上了薄纱或被夕阳染红的脸颊,以及嘹亮而沙哑的声音,都让这幅画面增加了几许灵动,几分温情,平添了动人的色彩。

意美。文章写了一位热爱教育、工作拼搏、关心学生的好老师。对工作,她全力以赴,不计辛劳,在喧嚣的尘世能坚守一方讲台。她如一阵清风,拂去学生心头的烦躁、不安、惶惑与忧虑。都是点滴小事,都是平常对话,却都是真情所至,这样的老师并不鲜见,但这样的用心体察,却可以深入人心。



咨询

本书主要供初中生特别是中考生使用

教师亦可作为重要参考

非常福利!

购买此书还可参加

第二十二届“新作文杯”初中组放胆作文征集活动

一本参赛用书仅限一篇参赛作品

提交作品时附上购书截图即可

最专业的作文杂志

我们坚信:

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

阳光作文 快乐成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