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间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2019年已经过半,倏地听见2010年代的尾声。过去10年,中国餐饮酒店行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每位从业者身上留下不同的烙印。《大厨去哪》特推出“我的2010年代”系列报道,深度访谈餐饮酒店行业重量级人物,为读者提供前行道路的镜鉴。今天的受访对象是浦江荟餐饮集团董事长、从厨师跨行投资的“梦想家”—周家豪先生。
周家豪
浦江荟餐饮集团董事长
世界上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背后必定是强于常人的努力和异于常人的眼力,这个道理可以在周家豪身上找到切实的例证。服务员、副厨、厨师长、餐厅管理、投资者,每次转型都是一次选择,是一种蜕变,是时代洪流推动着的前行,更是周家豪用自己的勤恳和眼界照亮的航帆,是他用内心纯粹情怀添加的燃油。
身为浦江荟餐饮集团的董事长,周家豪先生对于餐饮有什么独到的看法和思考?创业10年,他是如何一步步走来?身份与角色的转变于他而言有什么体会?这10年间,他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大厨去哪专访周家豪先生,与读者一起来了解这位餐饮投资界的佼佼者。
浦江荟餐饮集团旗下餐厅—浦江一号
您是哪里人?什么时候进入餐饮行业?对您影响很大的有哪几个人?
我是四川人,进入餐饮行业是在16岁的时候。那时候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就去做服务员,之后又开始进入厨房工作。前厅的每一个岗位,厨房里的每一个工位,其实我都做过的。在08年的时候开始自己创业,开始管理餐厅,经营餐厅,大众餐饮、连锁餐饮、中端餐饮,到现在的高端餐饮,自己是一步一步这样走来的。
如果说对我影响很大的人,其实在我每次转型的时候,给予我帮助的人对我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比方说,在我做服务员的时候,我自己想去做厨房,就申请去厨房工作。当时的厨师长看我比较勤快认真,就让我进了厨房,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第二个转折是我在厨房从杀鱼小工慢慢做到副厨,当时的厨师长离职了,餐厅老板就让我试一试做厨师长,那段时间生意做得很好。第三个转折点就是,我来上海做餐饮。从厨房到管理,到经营,其实这期间遇到的每个人对我都有很大的影响的。
日本米其林二星怀石餐厅—雲上銭屋
开幕讲话
从餐饮从业者到管理者、投资者,这种角色转换最难的是什么?
其实最难的是从管理者到投资者。不管是厨师还是管理者,最主要的还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主动地去学习,去了解各项工作内容,所以说在我从厨师转型做管理的时候,并不是很难。但是要从一个管理者转到去做投资经营,这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在中国,厨师创业的比例和成功率都很低,这不仅仅是一种角色跨越那么简单,这需要你做出思想上的改变,思维和境界的改变,你必须要考虑当前的市场是怎么样的,餐厅的定位是什么,餐厅的服务、环境,还要考虑竞争力,这是一个全方位的眼界,你需要不停地思考,才能够不落后于时代。
简单来说,管理者是单方面的竞争,经营者是一个全方面的竞争。而且,对于一个人来说,思想的转变是最难的。随着人年龄的增加,思想固化会越来越严重,这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但是在思想固化的同时,自己要知道自己的弱点和优势,只有学会弥补自己的弱点,你才可以进步。所以经营者不仅仅要有一个多元的思考模式,还要有眼光去寻找有创意、有思想活力的人,弥补自己的不足,只有当你各方面的思想超越了行业的均值,你才能在行业竞争中有优势。
地处上海中心大厦68层—雲上銭屋
您觉得优秀厨师的标准是什么?
从厨师来说,是实干。因为厨师并不是那种需要高科技支持才能做的职业,厨师其实是技术人员,还是要脚踏实地,要有工匠精神。厨师的本职工作是做菜,如果3个月不做菜,那他的技术资产会下降,过3年以后,他就没有创新能力和想法了,这样下来,他是没有进步空间的,也就不能说是一个优秀的厨师。
过去这么多年,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自我提高的?
就是去学习,去思考。我自己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像我去“长江商学院”,也在很多其他商学院学习,里面有很多很有实力的企业家,跟着他们,获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总结。同时呢,也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该稳的时候要稳,该冲一把的时候也要冲一把。另外,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把生活当作工作,把工作当作生活,享受生活,也享受工作。
受邀“钱屋杯”中国企业思想家大学堂首期高尔夫邀请赛
您觉得与国外相比,中国的餐饮/厨师有哪些优势?哪些要提高?
国外的厨师一般也做餐厅老板,大部分米其林餐厅的厨师也是老板,虽然说他要做的事会更多,但他们的专注度非常高。比如,我们现在上海中心的LAMELOISE(莱美露滋)餐厅,到今年他们整整开了100年,只有这一家店,没有第二家分店。从有米其林这本书开始,他们家就在上面,最近几十年都是米其林三星,可见他们的专注度之高。所以那时候我想要和他们合作,这中间花了2年时间。刚开始他们对中餐不是很了解,在他们的印象里,中餐厅是开在欧洲路边的那种又脏又乱的小馆子。但实际上,真正中餐的烹饪方式和烹饪技术是有很大难度的。
我们暂时落后的是烹饪设备,但是中餐的烹饪技术、味型并不落后。中餐有几百种味型,仅一个川菜,其实都已经非常复杂了,更何况中国的菜系之多。西餐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流程化,因为他们有非常先进的厨房设备,中餐以前都是用煤炭,即便是现在用气,也还是要厨师自己把控火候,西餐有蒸烤箱、烤炉,都是机器化、标准化的东西。举个例子,在LAMELOISE,我用450万买了个炉子,这个炉子是德国产的,几乎一半的米其林餐厅都会用到这个炉子,它能实现很多纯手工做不来的东西,比如它可以实现1分钟降温至零下20度,这种技术只有这样的顶级设备可以实现。
米其林三星法餐厅—LAMELOISE 莱美露滋
他们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反过来看我们中餐,做得太复杂。所以我很想做一家高档的中餐,这个中餐和大家想象中的中餐不同,我要去借鉴日餐和法餐的经验,借用他们的设备、厨具和餐具,用好的食材来做菜。这是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厨师的一种情怀吧。一直以来我都想做更好的中餐厅,而且想把这件事情做好,虽然说在这上面的投资是有风险的,但自己还是被情怀指引着去做这件事,想把法餐和日餐里面好的东西融入到中餐里面。
您认为什么样的餐厅是值得引进的?
就现在来说的话,米其林是全世界餐厅评判的标准,经过多年的检验。如果说有一家餐厅连续几十年都是三星,那么这个品牌首先是值得信任的,第二他们是珍惜品牌的,不会因为利益妥协,坚持自己的理念,才有自己的灵魂和特色。
参与“寻味大师”厨艺交流沙龙
一零年代还有半年就结束了,您对这10年满意吗?其中有什么难忘的挑战或者经历?有什么遗憾?
这10年其实就是我创业的10年,中间经历了太多事情。首先是转型,要学习各种新知识。其次是对企业的定位,定位清晰才能保证企业能够走得长远。我对我自己的要求是,一定要看到5年以后的企业,5年以前我其实就已经看到自己大众连锁餐饮的轨迹。在创业的前几年,我一直在做大众连锁,没有做过高端,但我接触过高端餐饮,我理解它。所以那时候虽然从大众连锁转到高端非常难,但我觉得还是要做。于是就慢慢开始做高端,现在大众连锁这一块我是在慢慢地放,但并不是永远放弃,还是要摸索出新的方式。
如果说遗憾的话,可能是发展太快,没怎么做技术(厨艺),其实还是要做做技术。
以西餐+生蚝为主打—江月蚝庭
下一个10年,您有什么重大的目标或者计划吗?
也不是说什么重大的目标吧,我们也没有说要开多少家店这样的想法,这些是水到渠成,循序渐进的事情,你走到那时候自然就会去做的。现在来说,我们还是想往更大的空间去发展,往国外走,往世界走。
对于餐饮行业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您有什么看法?
餐饮的两级分化其实是社会分工的基本需求。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支持国民福利的其实是高收入企业或者人群。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因为社会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大家都能够享受到很高的福利,这个福利从哪里来呢?它来自高收入企业或者人群的高税收。那么自然而然,两级分化会越来越明显,这其实和餐厅的两极分化是一样的道理。
您比较喜欢哪些城市的餐厅?
我很喜欢上海这个城市,这里的菜品包容性很强。另外,巴黎和东京也有很多非常好的餐厅和厨师。像有很多店都开了几百年,传了几代人,但也只做一家,他们并不会为了利益去开很多家分店,他们就只把手里的东西做好,专注去做一件事。
浦江荟外景
如果不做餐饮,您会做什么?
工程师。很多行业其实都不是很稳定,但是高科技行业不会,做工程的话可以把城市建设的更美丽,把道路建设的更好,这个也是每个城市一直在追求的。
您最希望拥有什么本领?
希望可以不睡觉(笑)。因为我每天的事情太多了,从早到晚,有各种事情要去做。
您的座右铭或者最喜欢的一句话?
明天会更好。
浦江贰号
编辑 | 二猫
摄影| 灿烂
本文图片由周家豪先生提供
更多专访请点击以下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