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67 回复 1

【合理膳食】珍惜食物,合理膳食

[复制链接]

5895

主题

1526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08
发表于 2023-4-18 15:01: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为了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促进合理膳食、健康饮食,在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指导下,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日前提出如下倡议:

珍惜粮食,弘扬传统美德。尊重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人人都应爱惜粮食,充分利用食物。按需选购,加工、储藏食物得当,减少产生食物“垃圾”。备餐和外卖餐食,根据用餐人数,计食计量按需选择,保证食物新鲜又避免浪费。

健康导向,促进合理膳食。按照不同年龄、身体活动和身体状况,来确定三餐食物搭配和比例,不暴饮暴食,享受食物美好。倡导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打好全家健康基础。

供餐有度,落实“光盘”行动。餐饮单位应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引导消费者合理、适量点餐,推行小份菜、半份菜、套餐。选菜应食物多样、荤素搭配,按需选取,推动落实“光盘”行动。

推进食育,培育节约习惯。加强对学生“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习惯和勤俭节约良好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小手拉大手,全家齐动员。

杜绝浪费,营造健康风尚。不铺张浪费,不过度酒宴奢华,提倡公筷和分餐制,简餐、份餐,拒绝野味。烹饪不忘少盐油糖,培养清淡口味。传承和发扬优良饮食文化,兴起节约、卫生、合理的饮食“新食尚”。

各尽其责,形成共治格局。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号召全体会员,广大疾病预防控制人员、注册营养师及其他健康促进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共同投身杜绝浪费行动,共建节约、健康中国。

链接

倡“三减” 从娃娃抓起

儿童青少年会模仿家长的饮食行为,他们的饮食习惯深受家长的影响。因此,以家庭为单位,积极践行“减盐、减油、减糖”,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养成合理膳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减盐

盐的摄入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胃癌、骨质疏松、肥胖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健康中国行动》提倡,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克。


减盐措施:

(1)发起家庭减盐行动,并监督落实;

(2)主动改变口味,坚信低盐饮食更健康;

(3)了解高盐食物,包括“隐形”高盐食物;

(4)关注学校食堂食物的咸淡口味;

(5)减少外出就餐;

(6)关注食品营养成分表;

(7)少吃零食。

减油

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4岁以上人群膳食总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


减油措施:

(1)将烹调油的使用量控制在每人每天30克以内;

(2)建议使用带刻度的油壶或油勺,做到量化用油;

(3)蔬菜可采用白灼、蒸、凉拌的方式,减少“炒”的频率;动物性食材可采用蒸、炖、煮和焖的方法代替油炸、油煎;

(4)少吃油炸食品;

(5)少食用动物性脂肪;

(6)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于加工食品,建议每日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不超过2克;

(7)不喝菜汤或用菜汤拌饭;

(8)在超市购买食品时,阅读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选择含油脂低,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避免或减少选择含“部分氢化植物油”“起酥油”“奶精”“植脂末”等预包装食品。

减糖

减糖行动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添加糖,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物中的糖类,具有甜味特征,主要用于生产加工食品,如饮料、果汁、甜点和糖果等。

当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的饮料生产国和消费国。另一项报告显示,从1998年到2008年10年间,冷饮成为8岁~14岁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首选零食。


减糖措施:

(1)减糖是减添加糖;

(2)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3)婴幼儿食品无需添加糖;

(4)减少食用高糖食品;

(5)烹饪过程少加糖;

(6)外出就餐巧点餐。

来 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健康中国

编 辑 晋中一院宣传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95

主题

1526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9908
发表于 2023-4-18 15:02:0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老干妈还是可以吃的?东北菜是河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