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98 回复 0

情感疏离:只想一个人待着,是我的错吗?

[复制链接]

1525

主题

0

回帖

458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583
发表于 2024-1-20 07:55:3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北京


作者 | 覃宇辉


来源 | 宇辉心理(ID:yuhuixinli2017


编辑 | 留木


“身为孤岛的我”

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情绪接近崩溃想要倾诉,但翻开手机,却找不到一个可以拨的号码;

每天围着工作和家庭转,用尽全力地在生活,很少再有剩余精力去关注其他人;

情感沟通的深度越来越浅,习惯说“好的”“还不错”,难以敞开心扉和朋友进一步交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层,独立自主,跟外界的疏离感越来越强。

有人说这是“深度社恐患者”的福音,不用强撑笑脸去应付人情往来;有人说这是“致郁”的压力源,把我们变成一座座缺乏交流的孤岛。

那在社交中该疏离还是保持紧密?

这个问题契合美国心理学会发布的,2018年心理学研究的十大趋势之一,即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很值得来好好探讨一下。


保持疏离,不被别人的期待绑架

在社交中保持疏离感,好处在于界线越来越清晰。我们可以成为自己,而不是被外界的期待所捆绑,变成他人的附属。

过去的中国社会,是严重缺乏边界感的社会。

比如我的来访者小林。他的爸妈就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延展,将期待投射到他身上:“你一定要学理工科,以后当高级工程师”;或者用权威来压制小林的自主性:“我是你爸,你必须得听我的”,没有尊重孩子界线的意识。

长期处于这样的人际关系模式,小林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自己在为谁而活。

而在社交中保持距离,能让边界感分得更清。

比如父母知道孩子拥有独立意志。自己可以影响,但不该操控他们。父母更多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命令和强制干预者。

拥有自主,少受打扰的空间,就意味着得到原生家庭的“祝福”——你可以超越父母的期待,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所以划清界线的疏离感并非自私或者坏事。

它让我们更多为自己考虑,不再把讨好别人,让外界满意放在第一位,真正活出洒脱和自由。


经营自己 VS 情感空洞

除了建立自我边界,疏离感还能帮助我们经营好个人生活,更专注于自我实现。

人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而且分配给不同活动时相互竞争。

太聚焦在人际关系上,感知通道容易被外界反馈占满。总去关注和分析别人想法,没有容量来处理其他信息。

像是我的朋友小璐,一个典型的“恋爱脑”女生。

她一交男朋友就全部心思放在对方身上,总反复回想他的表情,还有说过的话,把日常活生生变成一部《福尔摩斯探案集》。结果“大脑CPU”被关系问题占用,工作上好几次出错被老板骂。

要是能降低对人际关系的投入,把焦点更多放在提高自己而非控制别人上,小璐自我实现的概率将大大提升。

因为注意力分配给事业,大脑就不会抑制相关信息,让她及时发现工作问题;CPU的占用率有所下降,也能腾出更多资源来看书和参加培训。

如果减少社交是为了保护注意,把精力用来自我提升,那么人际关系中的疏离感起到促进作用。

但可能出现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沉浸的问题。

很多人的情绪处于非整合模式。要不是完全的讨好型人格,一心想着满足父母和恋人的期待;

要不是彻底只为自己而活,不考虑他人看法。矫枉过正,从极致亲密偏转到极致疏离。

结果导致在独立的同时,与外界联系逐渐切断。

每个人就像一座孤岛,即便岛上布置得尽善尽美,但没有来来往往的游客,内在也会越来越空虚和无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事业方面逐渐走上巅峰,是朋友眼中的人生赢家,但内心却体会不到幸福感和安宁。

毕竟情感联结缺失的话,我们内心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空洞。没有深刻的倾听、共情和情感回应,这个无底洞很难修复好,让我们真正体验到工作生活的快乐。


回避型人格的“防护罩”

疏离感的另一个弊端是,我们容易养成回避型人格。不敢轻易去信任,一有矛盾和冲突就缩回安全区,用防护罩把自己和他人隔离开来。

这个是亲密关系中的普遍问题。比如吵架时以冷静的名义玩失踪,有情绪不愿沟通宁可自己生闷气,内心想依赖又害怕被对方控制和伤害。

种种顾虑加在一起,我们把疏离感当成自我防御的铠甲。

但情感隔离是把双刃剑。当你用它来隔离负面情绪,对积极情绪的感受性也遭到很大削弱。

所以回避型依恋的人,看似不易受伤,但经常觉得关系像一潭死水,体验不到太多活力与激情。

而且情感隔离如同壁虎断尾求生。

或许它能让我们在当下,不用去面对难以承受的痛苦,但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舍弃某些部分的自我功能。

比如应对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减少了。面对恋人的愤怒只会下意识地逃避。没想过了解并安抚对方的情绪,商量出合理的冲突解决机制。

以及对感情的态度越来越受限制。总在等待对方来嘘寒问暖,不敢主动表达对他的需要。

仿佛中了诅咒一样,永远在重复“争吵—逃避—失望—关系破裂”的模式。如果保持距离是为了回避矛盾,那应对方法就越来越僵硬和程式化,导致我们不断掉进同一个坑里。

在看待人际关系中的疏离感时,用非此即彼的“二分式思维”是不够的。

如果疏离感意味着清晰的自我边界,以及更多自我实现的认知资源,那它对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以及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很有帮助。

但当疏离感偏移成过度自我的状态,或者用来回避矛盾,那它带来的影响就是相对负面的。


打破!跳出情感疏离的“舒适区”

意识到人类需要情感联结的小趋势,构建跳出舒适区(comfort zone)的理由。

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在往更加独立、有边界的方向前进。但始终要知道,人是社会性动物。

我们生来就在寻找另一个人,一个能回应自己情感需要的客体,这是活着的根本驱动力之一。

联结感之于我们,就像吃饭和喝水一样必不可少,长期得不到满足,人会陷入极度低落和麻木的状态。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有更充分的理由跳出舒适区,打破关系壁垒与人亲近。

做一个理性乐观派,既充分评估建立关系的风险,也不怕困难敢于主动释放善意。

很多人担心:“如果我主动去靠近和相信别人,结果被伤害了怎么办?“

其实对于尝试新事物的人来说,什么时候都有一堆困难。重要的是怎么把事情办好。

我们可以先试探性接触。比如邀请对方吃顿午饭或晚饭,同事下了班一起坐地铁回家,或邀请他双休日去看展看话剧。

越创造机会了解对方,越能做出是否匹配和能深交的判断。

思维模式从获得型转向给予型,在社交中体验自我价值。

如果社交的目标是要从别人身上获得,或者等别人主动靠近,那你很容易缩回壳子里,把自己活成情感隔离的孤岛。

要改变这个状态,学会给予,享受和他人建立情感连接的过程很重要。

如果我们把社交当成一种愉悦,一种放松,从中得到乐趣,那就能打破情感疏离的壳子,跟更大的世界连接在一起。


点个吧~社长不想成为孤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淄博美食网免责声明
1.版权归淄博美食网或原作者所有;
2.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
3.对于不遵守此声明或者其他违法使用本文内容者,我们依法保留追究权等。客服微信/QQ:5026505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帖

懒得打字嘛,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右侧内容,后台自定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