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惯例,文末福利-
一间日式居酒屋打动人的“第一面”,一定是当你从寒冷的风雨中走进去,就能被扑面而来的热闹和温暖的灯光包裹住,瞬间洗去满身的疲惫。
而“谁在居酒屋”做得更彻底,甚至你在长沙找不到第二家。
不是单调的平面招贴画,而是将日本东京街头的夜晚更“立体”地“搬”到了这个300多平的空间里。
层叠闪烁的霓虹灯箱,幽暗狭窄小巷尽头暖帘下的深夜食堂,五光十色的广告海报和各色的浮世绘灯笼明暗冲撞,新干线的车次牌似乎要将你带去未知的目的地……
环顾四周,不禁联想起新宿的夜晚也是这样灯火通明来着。又记起日剧《和歌子酒》里的女主角和歌子下班路上最爱“借酒顿悟”,卸下一天的疲惫心情,在此时此地,就有了共情。
有心情的话,还可以换上日式服装,美美地取景拍照,更有代入感。
无所介怀地大快朵颐,
从来都是现代人最佳的治愈方式。
谁在居酒屋的品牌主厨从事日料20余年,曾经拿到过“中国三禾杯”特金奖,颇具分量。
炭烤的美妙之处在于,利用食材本身的油脂滴在高温的木炭上产生烟熏香来为食材增加风味。金枪鱼下巴就是鱼鳃到胸鳍部位的带骨鱼肉,每条金枪鱼上只可取下两块。火力烤香,简单盐烧。
鱼肉很紧韧,但鲜味浓郁,鱼骨和鱼皮已经烤酥,蘸些椒盐就已勾起下酒的欲望了。
母鸡、猪骨和银耳等慢炖数小时才制成的黄金胶原冻为底,搭配享有“海洋人参”美誉的鲨鱼肚。鲨鱼肚饱含胶原蛋白,口感软糯、柔嫩。
在凛冽的冬日里,一锅醇鲜浓酽的好汤既滋润又暖身。
用昆布和木鱼花熬制而成出汁,汤色虽淡如水,却有天然的鲜,耐煮的素菜口感各异,也能变得入味。
有成人手掌那么长的炙帝王蟹脚寿司自带气场,鲜甜之味的蟹脚肉令人津津乐道,寿司米粒也保持良好的紧实度与饱满度。
朴叶烧,据说是日本的一种乡土料理方式。加热后的朴叶,会散发出一种迷人的香气,很能激发食欲。
芳香萦绕在牛肉粒与黑椒酱之间隐隐约约,口感柔嫩,再喝上一小口清酒,痛快!
珍味三宫格包含鮟鱇鱼肝、三文鱼芒果粒和芥末螺肉。其中最特别的要数鮟鱇鱼肝。
大厨介绍说这道菜看似简单,实操不易。鱼肝先要用盐擦,然后用清酒煮,最后洗掉清酒后上锅蒸,这样才没有鱼腥气。初尝时挑起半块入口。唇舌轻轻再把它磨成泥状,顺滑是第一观感。如果手边有杯清酒,一口滋味就更妙了。
炸好的牛蒡丝像薯片一样香脆,
油醋汁沙拉吃起来非常爽口。
还有自制手工芝士豆腐清凉绵滑,
奶香与豆香交织,不失为清新的选择。
串烧是居酒屋最常见的下酒菜之一,尝着串烧喝着啤酒,都是让钱包和精神毫无压力的愉悦体验。盐烤入味,裹汁提鲜,最后撒上黑胡椒增香。
培根卷着鹌鹑蛋双重口感,外韧内绵;串烤鸡皮金黄香脆,越嚼越香;松板肉肉质弹嫩,鸡肉串和鸡翅兼具口感与风味,一口串烧一口酒,可慰今宵。
吃完日料,夜色珊珊而落。
不想换地方直接进入下一趴?
谁在居酒屋我觉得就是更属于深夜的地方。
每晚七点,灯光暗下音乐响起,氛围转换。身穿和服的舞者登台,伴着节奏翩然起舞。
男声吉他弹唱,燃点起记忆深处的怀旧旋律;神秘的日式鬼面舞撩拨着目光,好像时空穿梭真的来到了日本。
舞台一侧,更多人喜欢在这个小小的酒吧间里享受零压力的自我空间。
酒很齐全。看似清冷实则火热的清酒,梅香馥郁的果酒,绵密泡沫如的生啤,都要有供应。
“米生喜”是清酒的入门级。相比葡萄酒,清酒香气清幽,尖锐的酸度和味道都被消磨掉了,色泽薄淡,入口味道轻柔微甘,有谷物的米醇香,更适合冰饮。
还有数款以清酒为底的鸡尾酒选择,清新好入口,不胜酒力的人大可一试。
谁在居酒屋最有特色的梅酒是“日式清洲樱牌梅酒”。入口是清甜的梅子味,回味酸甜,尤其受女生喜欢。
除了清酒和梅酒,在日本发扬光大的鸡尾酒就是嗨棒了。嗨棒High ball,苏打水与威士忌混合而成的低酒精度鸡尾酒。
恰到好处的冰爽,苏打水的炸牙感,是冲淡油腻的不二之选。各式口味的嗨棒下肚,总能拖住我回家的脚步。
20年前,日本的“樱子”姑娘到北京留学,在校园里遇到了昆明的男生。后来两人相爱组成家庭,樱子去到了昆明,男生为她打造了“谁在居酒屋”,一开就是十年。
深夜的居酒屋,每一桌都有自己的故事。
其实没有什么烦恼啊,
是一顿居酒屋解决不了的。
无以言传,只能自己体会。
你在,我在,还有谁在居酒屋?
谁在音乐居酒屋
地址:
天心区解放西路197号印象汇广场三楼
(原司门口悦荟广场)
营业时间:
17:30-凌晨2:00
预订电话:
✎ |